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八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3  编辑:
立足全局 突出精准今年以来,五寨县按照“3198”行动计划,突出精准导向,强力实施特色产业、易地搬迁、技能培训、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帮扶等八大脱贫攻坚工程,确保45 个贫困村6100 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 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在特色农业上,依托科园实业种薯繁育基地,在新寨、孙家坪、梁家坪等乡镇建成马铃薯示范方8 个,带动全县378 户贫困户种植5.14 万亩,人均增收700 多元;依托“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称号,在小河头、前所、胡会等有浇灌设施的乡镇发展甜糯玉米种植,带动全县75 户贫困户种植2.38 万亩,人均增收1000 多元;围绕做强做优“ 杂粮之都”品牌,在李家坪、东秀庄、杏岭子、孙家坪等乡镇推广种植优质杂粮新品种,带动全县604 户贫困户种植8.36 万亩,仅红芸豆一项就人均增收870多元;依托绿源、德润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在前所、新寨等乡发展大田蔬菜和设施蔬菜,带动全县149 户贫困户种植0.32 万亩,人均增收740 多元;借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扶贫机遇,推广种植黄芪、黄芩、党参、柴胡等中药材,带动全县137 户贫困户种植0.43万亩,人均增收840 多元;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在小河头、杏岭子、孙家坪、韩家楼等乡镇发展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带动全县3580 户贫困户养羊23.6 万只,人均增收1500 多元。在光伏扶贫上,借助国家光伏扶贫项目,今年在全县实施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11个,总投资935 万元,涉及孙家坪、羊道沟、小刘家湾、东寨、大辐车梁、阳坡、南坪、旧堡、石咀头、中所、小河头等11个贫困村,使1375 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900 多元。在旅游扶贫上,依托五寨沟生态旅游景区,全县建成农家乐饭店5 户、农副产品小超市6 个,使125 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00 多元。在电商扶贫上,依托绿谷电子商务中心,引进美淘村、乐淘村、京东和成都天地网4 家电子商务企业,建成94 个体验店和1 个电商扶贫村,使140 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 多元。——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三年完成”的开发战略,今年全县已开工建设阳光家园、百梦园、漪涟苑、百万庄、易通苑五个小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使103 个村3373 户10121 人搬迁入住。目前,五个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共完成投资2.01 亿元。其中,漪涟苑已完工,百万庄和易通苑已封顶,阳光家园和百梦园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截至11月,工程量和投资率分别完成63%和65%。—— 培训就业扶贫工程。全县实施千村万人培训800 人,培训后全部在培训企业就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00 人,将培训所学技能用于生产经营养殖管理,增收致富效果明显。梁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程华把培训所学马铃薯起拢种植技术用于实践,全村马铃薯亩产量达到6000 斤以上,有些地块超过10000斤。—— 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全县3256 户贫困户7480名贫困人口通过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和林业产业脱贫等生态建设项目获得稳定收入。在生态治理上,有207 名贫困人口通过参与造林获得劳务收入44 万元,人均收入2129 元;在退耕还林上,涉及精准贫困户2999 户7153口人,退耕地44197.2 亩,按照每亩90 元的补助标准,贫困户人均每年可获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3元;在生态保护上,全县聘用精准贫困护林员20名,每人每年可获得管护工资18480 元;在林业产业上,发展林下种草、中药材种植和林下采摘,使全县450 户贫困户家庭户均增收3422元。同时,利用林光互补政策,每年还可为群众带来每亩260元的林地租用收入。—— 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全县17 个产业扶贫村、11 个光伏扶贫村,对年老体弱、鳏寡孤独、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的951 名贫困人口实行每人给予4000 元的兜底扶贫款入股,年人均收入900 多元。—— 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全县贫困村全部实现水、电、路“三通”,而且饮水已达到当地的卫生安全标准。移民小区天然气全部入户,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县通过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发放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资助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方式,共帮助贫困人口13330人,补助资金2517.62 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资助或减免学费,涉及贫困学生6960 名,补助资金1440 万元;通过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增加报销范围以及降低报销起付线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便利,共扶持贫困人口8560 人,补助资金1130 万元。—— 社会力量帮扶工程。全县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脱贫攻坚,民营企业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包村、包户助力脱贫;社会组织、群众目前已支助贫困大学生133 人,帮扶资金达29.3 万元。【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内容时间:2016-12-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