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河曲:聚焦脱贫攻坚 补齐民生短板
作者:张琳   发布时间:2017-08-23  编辑:youziyue

2016年,我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可圈可点。

攻坚一年,我县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脱贫的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实现良好开局;全年50个贫困村摘帽,3051户6948名贫困群众脱贫。

2017年,脱贫攻坚如何推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方向、目标和任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全县统一部署、横向合力推进、纵向上下联动的扶贫大格局,确保全县4个乡镇整体出列、78个贫困村摘帽、7000名贫困人口脱贫。

抓住“干”一个字,苦干实干出成效

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得、必须赢的战役。一切围绕脱贫,一切为了脱贫,一切服从脱贫,一切服务脱贫,全县上下迅速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扎实行动,突出一个字——干。

干什么?有的放矢。

我县在今年的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突出产业和基础两大方面。产业要有特色,特色就是优势。优质杂粮、设施瓜菜、健康养殖、优质林果、农产品加工和电商营销,用五大工程的实施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

脱贫攻坚,农民增收是核心,“一村一品一主体”是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同步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

新大象集团、莲芯硒美、兴农科技、四海进通、隩州酒业、晋北农牧、河滩奶牛、圣达淀粉等等,无论是引进的大企业,还是本乡本土的民营企业,政府加大扶持的初衷和目的,都是要突出其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发展后劲大的作用,成为农业产业化崛起的强有力支撑,用利益共享联接机制把农户与企业结合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从而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脱贫。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是脱贫攻坚中的普惠之举,破解制约河曲农业发展“十年九旱”的“水”的瓶颈,大力兴水造地,实施项目支撑带动脱贫。

抓住“精准”两个字,拿出“绣花”功夫

习总书记强调,脱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精准。省委骆惠宁书记指出,新一轮脱贫攻坚成败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抓住“精准”二字。

我们怎么干?制订攻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部门齐抓共管、县乡村三级联动、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指标人人担纲。县里精准选派39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67 名第一书记, 2783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要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贫困群众的满意度,以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从破旧的土坯房到宽敞的新房,这是大塔村贫困户周小敏的获得感;吃上自来水、养上扶贫羊,这是南也村的获得感;脱贫娶上了新媳妇,这是狄家洼村村民王冬光的获得感……

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来自哪里?来自一项一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来自各项帮扶政策措施项目落地、落实、落细。

脱贫效果如何体现?实行最严格的脱贫考核,全面完成3类7项考核验收,脱贫成效考核和评估、3个专项考核、3个专项督查,既考结果,更重过程。

产业扶贫,脱贫之根本,光伏发电、种养产业、金融扶贫、生态造林,一项项、一件件,具体落实到村到人,底清数明,突出成效。

精准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单寨乡阳漫梁村的果树全县出名,四海进通奥康农产品公司今年春天与村里29户贫困户签订海红果收购协议,给群众吃下了增收定心丸。

不仅阳漫梁一村,涉及海红果种植的10个乡镇、2800多户贫困户全部与公司签订协议,5000多名贫困群众可因此一项增收500元。

对于因病致贫、因灾返贫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众,社保兜底、及时救助……

构建完善贫困考核、退出机制,是确保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通过制度设计“定硬杠”,脱贫结果“实打实”,成效评估“来真的”,实现脱贫精准有序退出。

既要看决战贫困成果,更要看贫困群众表情,这是脱贫攻坚是否完胜的考量依据。

抓住“精气神”三个字,扶贫先扶智与志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当前“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于部分贫困群众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着力于当下扶贫脱困,更要立足长远扶志、扶智 ,彻底摆脱精神贫瘠。

去年以来,我县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近抓培训,远抓教育;培训以长技,教育以增智。

从成效看,无论是实施“雨露计划”,还是推行“教育扶贫”,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其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创造更好的生活,这都是“根子上的扶贫”。

南也村文化搭台,科技、卫生、产业几台大戏一起唱,激发了村民的精气神;狄家洼村去年已整体摘帽脱贫,村风好、干劲足的干部群众依然齐心,养土鸡、种土豆,有了志与智的村民,将会焕发出无限的动力和潜力。

遇山,翻过它;碰水,趟过它;有难,克服它……心有目标,我县脱贫攻坚一定会再战再胜。

内容时间:2017-04-0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