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汾西县:龙头舞活产业兴
作者:范韶华 王婧   发布时间:2015-10-30  编辑:李琳

肉鸡养殖场鸡鸣人欢,养殖合作社热火朝天,肉鸡加工车间紧张有序……金秋时节,走进汾西县,一座座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昔日一户养十几只鸡、一家一个鸡窝的传统养殖方式已难觅踪迹,一大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规模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

汾西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该县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精心实施,积极探索产业富民的新路径,全力打造肉鸡养殖强县。2011年,该县被确定为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县,以肉鸡养殖项目为发展产业,启动实施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涉及2个乡镇23个行政村,1个龙头企业,4个专业合作社。项目的实施,使该县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集约经营、由家庭副业向主导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重大转变。

企业舞起“金龙头”

在108国道汾西县与灵石县交界处往西,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车半小时,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的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2011年6月正式投入试运行,项目总投资1.7亿元,年屠宰加工肉鸡2000万只。它的前身是一家集洗煤、焦化、化工、发电、冶炼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工企业。为了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该公司关停了污染大、高能耗的企业,利用原朝阳化工厂厂地和办公设施条件发展肉鸡养殖。目前,公司已成长为一个集养殖、屠宰、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实现了煤炭企业由地下到地上、黑色到绿色的转变,成为全县煤炭企业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转型的成功典范。

该企业负责人陈根水带领记者参观了企业饲料库、生产线,陈根水深有感触地说,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对企业帮助很大,扶持公司完善配套冷冻、屠宰、饲料加工、污水处理及化验检验设备,公司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功不可没。

在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在现代化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加工饲料,有的在加工肉鸡,只见肉鸡缓缓从生产线上输出,并在集装运输负责人的指挥下装箱运销。陈根水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立足于建设一个农业和畜牧业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一套科学的环节与环节之间、投入与产出的供需关系链。项目实施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目前已与周边几百养殖户签订回收肉鸡协议,可安置社会闲散劳动力1500余人,带动周边农村8000余户、35000余人发展肉鸡养殖及相关产业,成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合作社“龙身”壮起来

离开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记者一行又来到太阳山村的制高点,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鸡棚尽收眼底。在洪昌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鸡养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所有的鸡棚都是标准化建设,地面全部水泥硬化,并配套喂料、饮水、通风降温、照明、保温及电控系统。

“肉鸡养殖是个好项目,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利润稳定。”社员王忠林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自加入了合作社,从鸡棚规划、建设实施到设施配套、技术指导,洪昌养鸡专业合作社都派专人进行跟踪指导,解决难题。王忠林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饲养一只鸡利润普遍为2元至3元左右,肉鸡一年可以饲养5至6批,按5000只的规模,一年可获利9万元左右。

该养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经营,涉及农户36户,每3户联合建设1个肉鸡养殖棚,直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4人,每年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可带动养殖户户均增收11.5元。养殖基地实行全封闭、自动化管理,为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公司肉鸡养殖基地之一。由洪昌公司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药品、防疫和产品回收,鸡苗、饲料和产品回收执行合同固定价格不变,每年为洪昌养殖有限公司提供高品质、无药残的绿色肉鸡120万只。同时,该养殖基地为汾西县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效益较好的肉鸡示范养殖基地,为推动全县肉鸡养殖产业规模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片区开发摆起“龙尾”来该县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涉及肉鸡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培训工程四个方面,建成永安镇、僧念镇23个贫困村万只肉鸡养殖场23个;扶持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完善配套冷冻、屠宰、饲料加工、污水处理及化验检验设备;扶持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饲料、消毒车间,配套检验检疫室及相关设备;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和肉鸡养殖培训10000人次。

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扶贫开发的突破口,牢固树立大扶贫观点,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模式,从全局的高度,认真落实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大力实施产业开发、技能培训,确保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在“统一规划、加强协调、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领导决策、部门协作、多方投入、联合共建的办法,根据部门分工,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上下联动,整合各种不同渠道的片区扶贫资源,形成合力扶贫的良好局面。同时,该县改变过去“撒胡椒面”使用扶贫资金的做法,集中各方面的扶持资金,集中力量,重点实施片区扶贫工程,有效推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该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完成后,形成年产200万只肉鸡、20万吨饲料和2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生产能力,带动项目区养殖户年人均增收600余元,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实现年产值75172万元,同时饲料生产、货物运输、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各个生产环节新增1500个就业岗位,带动项目区及周边群众务工增收,为汾西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头条点评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汾西县自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随着项目的有序推进,项目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将逐年减少,贫困发生率将逐步降低。项目不仅仅围绕肉鸡养殖进行建设,而且注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带动劳动力就业、完善产业体系,提高农民素质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养殖业和种植业。养殖肉鸡后,肉鸡粪便通过无害化处理,为种植业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既可提高地力,提高种植业效益,又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促进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实现种养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给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带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安居乐业。


内容时间:2015-10-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