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繁峙县提速转型综改 推动产业扶贫升级
作者:马旭心   发布时间:2015-07-30  编辑:李琳

“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繁峙县位于晋东北高寒区,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58.54万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2元,农业总产值为34243万元,占三产比重为5.8%。

“诊病”得良方

近年来,繁峙县委、县政府对县情作了客观分析,着力破解全县农民增收的课题。首先,繁峙县是农业穷县。该县农业基础薄弱,大部分为旱作农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发展十分滞后。以2011年农业发展的数据为例,2011年繁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97元,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该县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14元,城乡差距明显。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和要求,目前,该县仍有9.96万人口属于低收入贫困人口,成为制约全县22万农民增收的最大瓶颈和短板。为实现省委书记袁纯清早在2010年7月29日全省干部大会上提出的农民收入翻番、农村达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该县努力寻求一条产业扶贫、能够带动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繁峙县的另一面,又是资源富县。一度时期,铁矿业支撑着繁峙近80%的财政。但对于整个县域经济的结构和发展而言,却造成了“一铁独大”的现状。“后金融危机”一直持续,资源经济结构单一的劣势暴露无遗,铁矿发展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局,企业纷纷被迫寻求新的出路。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繁峙县委、县政府作了深入的战略思考。一方面农业需要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最大的制约仍然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该县二产资本却相对充裕。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转型发展,摆脱单纯依赖矿产资源的单极思维,拓展地上产业,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县委、政府打破“就农业抓农业、就扶贫抓扶贫”的思维格局,把这两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对接,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思路:用企业资金撬动农业产业扶贫,引导企业资本进入农村,把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农村的土地、劳动力优势以及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市场化的理念、工业化的模式、项目化的运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机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等,把农业资源变为生产力、变为财富,把农民变为工人、变为市民。从而探索出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新机制、新途径,推动产业扶贫的深入开展。

企业积极升级 实现村企互动

繁峙县繁城镇创新发展理念和机制,把北城街村经济实力强、有着近30年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的优势和艾蒿梁村“四荒”面积较广、具有可供开发土地资源的潜力优势相对接,采取“大手拉小手、城乡一体化”,“城乡联手、资源互补”的方式,正在实施总投资2413万元、填沟造地21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秋季正式启动,目前共完成投资1000万元,填沟造地1000余亩。

繁峙县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县一家年产值上亿元,每年上交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矿产企业。该企业拟投资8000万元在安家山村实施以填沟造地为基础、设施农业种植为目标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整理开发土地2544亩。目前,已完成投资1400万元,整理出土地300多亩。规划设计新打机井3眼,可使造出的1200亩土地变成水浇地,将土地集中连片,营造仁用杏经济林、油松生态林百余亩,兴建温室蔬菜大棚1000座。在该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矿产企业家纷纷回乡或就近参与土地整理开发,形成了村企互动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该公司还着力推动转型发展,把目标转向了采矿区矿山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上,计划投资5亿元,用三年的时间进行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兴建温室大棚、生态养殖场、农家乐餐厅、天然滑雪场、登山步道、佛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构筑蕴藏野趣的“世外桃园”,寻找发展生态旅游的“商机”。大明烟矿区一期工程预计投资2亿元,目前已投入2453万元,种花120亩,栽植观赏和食用树种78000株,种草7000亩。该项目建成后,将“趋利避害”,既使当地因矿业开发而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又能带动周边村1300余人投身新型农村旅游业,实现增收致富。

繁峙县树立“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理念,着力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资本流向农业产业的办法和措施。明确提出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总抓手,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大力倡导社会化扶贫,组织好企业帮穷村活动,引导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社会资本向一产转型,鼓励矿产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内容时间:2013-07-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