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山西大宁探索“赋权于民”脱贫攻坚新路径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5  编辑:崔月

“虽说现在回村了,可这日子过得比之前舒心多了,我现在做的是技术活,每天挣230元,还能种庄稼、照顾父母,现在的生活可美了,做梦都笑醒好多回呢……”大宁县昕水镇茨林村青年小陈之前在北京一小饭店当厨师,回想起在的艰辛生活,他不禁对记者说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与小陈同村的58岁五保户曹大爷在旁边整理路基,他笑眯眯地说:“俺身体不好,是小工,但一天也能挣130元,这是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在大宁这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在享受了各项扶贫政策之后,脱贫户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大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南端,县域面积967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现有贫困户人口3410户9341人,贫困发生率17.92%,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宁县积极探索赋权于民的脱贫攻坚新路径。“国家政策再好,脱贫还是要靠双手,”大宁县县委书记王金龙强调:“贫困群众是脱贫帮扶对象,也是脱贫致富主体,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心热起来、手动起来,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只有把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鼓起来,脱贫办法才会多起来。”

2016年以来,大宁县招商引资入驻了山西新大象集团、山西大宁隆泰双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鸿晋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仅该县曲峨镇道教村就有50多名村民进企业当起了工人,他们工作、种地两不误。村专业合作社还开了两处“农家乐”,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都大翻番。在家门口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工资收入,靠自己的劳动就能脱贫,大宁县“赋权于民”的精准扶贫新路径点燃了众多贫困户对脱贫摘帽的坚决信心和对小康生活的希望。

“购买式造林”打胜“脱贫攻坚”首个战役 进入夏季,雨水渐多,一场夏雨过后,大宁县的山上绿油油一片,淡淡的草香和泥土香沁人心脾。“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曾是大宁的县情特点,如今这里山川焕颜,水土重生,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生态变好了,脱贫路宽了”,对比过去,当地村民感慨万千。而这一切转变,得益于大宁县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紧密联系起来,把“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位贫困群众心中。

2017年以来,大宁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攻坚深度贫困“一县一策”和转型综改先行先试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中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购买式造林生态脱贫新路径。大宁县以购买式造林为主的林业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生态脱贫向纵深发展,聘用223名贫困人口护林;在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等领域推行政府购买贫困户服务;县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率先设立“脱贫攻坚生态效益补偿专项基金”;开展资产性收益扶贫试点;探索开发销售生态扶贫林业碳汇和光伏扶贫碳汇。

2017年,大宁县购买式造林53113亩,生态脱贫1562户4699人,占当年贫困人口的33%。2018年,8.16万亩购买式造林和管护任务,将带动2088户、6264人实现脱贫,占现有贫困人口的67%。

购买式造林为大宁县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架起了桥梁和纽带,赋予了贫困群众生态建设权,撬动了社会资金参与造林,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购买式造林得到社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为接下来大宁县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赋权于民”推进精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后,大宁县突破常规思维,创新扶贫思路,把购买式造林的成功经验拓展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在该县曲峨镇山庄村等7个试点村实行了“深化农村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一系列新举措,探索出了一条赋权于民、推动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攻坚深度贫困的新途径。

大宁县开展“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造林护林营林、农村道路建设养护、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护”等改革,把群众力所能及的工程交给群众自己来办。同时,为了组织农民作为市场主体承接这些工程,创建“有机大宁”“园艺大宁”“诚信大宁”“文明大宁”“幸福大宁”,各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了由全体村民自愿加入的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建筑施工、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畜禽养殖、干鲜果种植、特色产业发展等专业队,把群众组织起来,确认身份,折股量化,合股联营,抱团发展。

目前,大宁县的7个试点村共吸收合作社社员4799人,群众自愿参与率91.4%,19.5万元资金、3705亩耕地、9951.8亩林地等共折股25113.6股。去年11月,曲峨镇山庄村曹建廷参与购买式造林和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领取劳务收入1.7万余元,这对一个贫困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一提起这些,曹建廷便眼含泪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精准扶贫,不能仅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为集聚人才力量,让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大宁县设立了“大宁技工新时代讲习所”,乡设讲习站、村建讲习点,开展造林、道路、水利工程建设、手套厂用工、花卉栽培技术、有机农业、手机摄像头研磨等技工培训2800余人次。围绕技工职业分布设置农业技术、造林护林营林、农村道路建设养护、小型工程建设等功能性党小组,开展“攻坚路上党旗红”“改革创新争先锋”等品牌创建,让支部和党员在改革中唱“主角”、当“主力”,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曲峨镇山庄村党支部书记贺兰珍带领全村常住的80个村民积极投身到了各种培训和各项建设工程中去,她表示:“村民既能学到一门手艺,又可以在家门口挣钱,纷纷称赞党脱贫致富的好政策”。这不,她又谋划着用今年靠基础建设村集体收益的20多万元再发展两个长期收益项目,让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呢!

截至目前,大宁县的7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2433万元,可增加群众务工收入336万元,带动贫困户250户639人人均增收4247元、非贫困户91户263人人均增收2449元;可为集体创收169万元,村均24万元,实现了贫困群众经济脱贫,村集体“破零”增收。

日前,大宁县已全部推行开了“赋权于民”精准脱贫这项改革举措。据统计,不计其它收入,仅造林护林、贫困村提升等工程,可实现劳务收入4791万元,按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计,全县现有贫困人口3410户9341人,可靠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实现经济脱贫。


内容时间:2018-08-2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