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从根本上破解贫困 保德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
作者:范珍 荣志   发布时间:2015-12-15  编辑:李琳

地处晋西北的保德县,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四年翻一番,五年再造两个新保德”的既定目标,以扶贫开发为抓手,坚持强化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移民工程建设,在大山深处拉开了扶贫攻坚的帷幕,唱响一曲曲富民歌。

从思想上脱贫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这是一曲旧中国民间留下来的顺口溜,反映了当时保德县县域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困境。

保德县地处吕梁山北麓的黄河之滨,三面群山为之屏障,一面大河为之襟带,境内地表黄土覆盖较厚,由于受流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坡陡沟深、丘陵起伏的地形,这里气候干寒,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该县祖辈的农民只能靠天吃饭,处在贫困之中,被国家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早在20年前,保德县就打响了向贫困宣战的第一炮,把基本解决贫困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经过绿化荒山、修筑公路,提倡养殖、种植等使部分贫困的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温饱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

保德县扶贫办主任党宇松说:自然条件恶劣,思想没有解放,观念的滞后,因贫而贫……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个多年摆不脱的贫困。

找准了病根,那就得下药,得破解贫困。

2008年至2010年,保德县扶贫办在省市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再次吹响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向贫困再一次宣战。首先他们统一思想,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县四套班子30余名领导每人包点一个贫困村。三是全县20余个机关部门结对帮扶57个重点村。四是工业企业与村结对共建。他们把移民搬迁作为扶贫攻坚战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

脱贫的脚步已然踏在路上。

从观念上脱贫

“我们的反贫困战打了20多年,至今还没有消除贫困,最主要的原因则是让人们从观念上发生转变。”保德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县政府党组成员吴瑞峰说。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保德县先后组织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进行异地考察学习,先开拓他们工作的思路,开阔他们带领和引导农民致富的视野,每年还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培训人员达2750人。

在郭家滩移民新村住宅楼前,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宇光说:这个移民新村可安置160户600口人的贫困户,这么多的人一下子移居在这里,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是得到了改善,但生存、脱贫依然是个问题。县里创新扶贫思路,在建设移民楼时就先考虑建成一批商业房,让愿意经商的人开店做生意,在后续产业开发上再给移民户一定的扶持,准备新建养殖小区100个,建大棚温室1000座,并配套完成10万亩河滩改造宜农荒地开发等改造任务,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杨家湾镇王家洼村,新填沟造地造出的120亩土地是一期造地工程,二期还要造200多亩,建好后全部建成果蔬大棚,户均一个。村里还计划建一个果蔬交易场,把自己的产品销到外地。

韩家川乡已改造河滩1200亩,乡党委决定在改造的土地上建一个农业园区,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作物栽种。

义门镇贾家峁村有一个很大的农副产品市场,每逢集市,来这里的买家和卖家人潮涌动,占据了公路,严重影响交通,而且又不安全,要想牵动农副产品就得有一个健康、安全的交易场所,扶贫办在整村推进的过程中,将贾家峁市场的建设列为扶持对象,他们实地考察,协调资金,规划市场,不久一个新的市场就会出现在贾家峁村。

从行动上脱贫

保德“扶贫攻坚战”是一场与贫困的大决战,是山区人民与大山、与贫困的一场壮怀激烈的大搏斗。

在袁家里村,给村民带来无限生机的50座日光温室大棚,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过去,村里226户人家几乎是靠传统的耕作方法进行耕作,收入主要靠农闲时外出打工来赚取。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在扶贫开发的支持下,他们在自己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做起了“大棚”的文章。从2008年开始,他们将部分扶贫资金投放到大棚产业上,全县现已累计建成蔬菜大棚1500余座,所产的蔬菜不仅供应保德,而且远销外地,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土崖塔乡的武家塔村,山高草密,饲草资源丰富。乡党委书记张志峰在山东挂职时发现养鹿是一项致富的好项目,他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鼓励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在县政府和扶贫办的扶持下,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全村集资入股,从北京引进100只梅花鹿,建起了梅花鹿养殖场。

党宇松自豪地介绍说,目前,全县已建蔬菜大棚1500余座,标准养殖和规模养殖户达158户。现在还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用于沿黄六乡镇的红枣片区开发,延伸红枣产业,准备新栽枣树13642亩,老枣园改造85705亩,建198座烤炉,10座气调保鲜枣库,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人均可增收941元。县里还将扶贫资金和林业投资集中使用,县财政又投资370万元在义门镇狄家墕等8个村集中连片栽植了核桃近万亩,以后客人来保德就能品尝到多种多样的保德产品了。

在与贫困的搏斗中,保德人的思想冲开了紧闭的山门,一步步走出伴随他们多年的贫困,以志气和勇气辟开了一片生活的新天地。


内容时间:2010-12-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