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旬邑:资金到户精准扶贫 老区群众特色产业促增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4  编辑:李琳

革命战争年代,旬邑县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邓小平、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如今,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资金到户的精准扶贫战略为老区贫困群众奠定了增收致富的基础,旬邑扶贫已开始由变环境向促产业转变。

春耕大忙季节,在马栏山区的旬邑县纸坊村,50多户贫困户正抓住雨后的好墒情移栽大棚西甜瓜苗子。过去一直以种植玉米为生的贫困户杜晓峰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里就有人发展大棚西甜瓜,自己一直想搞都因为没钱投资未能如愿。去年冬季县里补助5000元扶持他家建起了两座大棚,春节期间他和村民们商量好都发展成西甜瓜,这样可以形成规模吸引客商、有利于销售,而且还能相互学习、掌握管理技术,尽管和种玉米相比投资大了许多,可眼下移栽苗子时,新的扶持政策又来了。

旬邑县城关镇纸坊村村民 杜晓峰:地膜、苗子、肥料,每个棚投资下来得3000块钱,我家两座棚下来就得6000块钱,我只解决一个棚上的(投资)就行了,扶贫办一户给3000块钱就解决了。

纸坊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150多户群众中,去年识别出了50户贫困户,是旬邑县贫困户最多的村子之一。如何让这些贫困户整体脱贫?去年旬邑县投资2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对每户贫困户补助5000元,一次建起了60多座大棚。杜晓峰说,现在栽种的西甜瓜六月份就能上市,一直可以销售到国庆节前后,收入肯定不比种玉米差。

旬邑县城关镇纸坊村村民 杜晓峰:一座棚最低卖个15000块钱,两座棚就可以卖到30000块钱,这两个棚一亩二分地,按以前如果种玉米的话撑死卖2000块钱,现在最低都卖20000块钱,是以前的10倍。

精准扶贫使纸坊村的50户贫困群众有了自己的大棚。

在土桥镇大槐树村,一直以苹果产业为主,这里也有50多户低收入户。今年旬邑县把大槐树村纳入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范围,每亩果园扶持900元帮助贫困户科学管理。往年因为资金短缺、东拼西凑的袁建科今年不再犯难了。

旬邑县土桥镇大槐树村村民 袁建科:像我这六亩果园,一亩地900元,算下来就是5400块钱,按正常(全年)要投资15000元,等于咱少投资了5000块钱。

从去年开始,旬邑县投入110万元在土桥、丈八寺两个镇、10个村实施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项目,涉及果园面积3000多亩,今年春耕时节,280多户贫困群众得到精准扶持,这个过去集中连片的移民搬迁区域正在推进连片产业扶贫,旬邑也开始了由变环境向促产业的扶贫重点转变。

旬邑县扶贫办主任 许虎林:通过扶贫产业园区、财政扶贫产业资金、互助资金这三个载体,做到精准扶贫,瞄准每一户贫困对象,实施产业扶贫,对依然居住在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的群众,继续加大移民搬迁力度,促进他们发展产业,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内容时间:2015-04-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