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富人进城,能人进镇,穷人下山
作者:程伟 巴远君   发布时间:2015-12-11  编辑:仲晓宇

地处陕南的旬阳县,尽管经过10多年的扶贫开发,但仍有15%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土地瘠薄、信息不畅、自然灾害频发的崇山峻岭之间。如何让群众搬下山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贫困现状和生存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成为近年来旬阳不断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日前,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实施3年多来,旬阳县探索出“富人进城、能人进镇、穷人下山”的梯级移民搬迁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梯次搬迁,成功安置万余户

走进旬阳县石门镇楼房村移民安置点,只见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平坦的道路两旁不仅绿化美观,还安装了漂亮的路灯。

村民石朝秀,原先住在深山沟里,一家5口住一间房,家里还有几位智障者。每年汛期来临时,镇村干部总要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因为家庭困难,想把全家搬到安全地点,一没钱,二没人,三没地方,这可愁坏了当地政府。

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后,去年底一家人没掏一分钱就搬进了安置点,住进了3间新平房。全村像他一样住进新房的还有30户。

据了解,“交钥匙”工程,是旬阳县为无建房能力的特困户解决住房问题的一项民生工程,由政府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建房、统一设施配套,特困户不掏一分钱直接入住。目前,全县22个镇都推行了“交钥匙”工程,已安置特困户430户。

旬阳县长张益民说,3年多来,全县已从地质灾害区、洪涝灾害区、工程影响区和贫困危居区,成功搬迁安置10517户共3.5万人,建设集中安点140个,安置8446户。还有136个集中安置点,也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山区群众的新家园。 

提高城镇化率近7个百分点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旬阳按照“穷人下山,能人进镇,富人进城”的思路,力争移民安置实现1/3人住在新农村,1/3人住在集镇,1/3人住进城里。

铜钱关镇,旬阳最边缘的乡镇之一,生存环境恶劣,地处秦楚交接,故为“关”。如今,一排排整齐明亮的楼房在街道两旁矗立,水泥路面宽敞,道路绿化,排水畅通,教育文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人不由得惊叹:条件很差的山区,也能“冒”出这样的新农村!

在仙河镇移民安置小区,徐汉良一家4口,在镇街道开了一家通讯器材店,不仅卖手机,还兼营着打字复印、照相等。想起以前在山上的日子,老徐感触颇深:“以前买粮食靠背,吃水靠挑,现在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到4万块。”目前,全镇开发土地200余亩,建设房屋1400余套,极大地提高了集镇的依附能力。

按照“三区十镇百社区”的总体目标,旬阳县城3个移民新区,将解决1/3富人进城;小河、蜀河、仙河等10个万人集镇,解决1/3能人进镇;在建的100个500人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将解决1/3穷人下山。县扶贫局长李斌说,实行跨区域搬迁安置,全县城镇化率已由3年前的33.6%提升到去年40.21%。 

整合资金,握指成拳

旬阳未来10年时间,将移民搬迁43928户、167184人,其中地质灾害易发区搬迁7079户,生存环境恶劣区搬迁18019户,土坯危房搬迁18830户,项目估算总投资75.55亿元。

这么多钱,从哪里来?“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大考。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自己逼自己,把事情办好。”旬阳县长张益民说,只有握指成拳,把涉农项目资金,融入避灾移民搬迁大盘子,才能充分发挥其聚合效应。

3年多来,全县整合发改、财政、农业、水利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到避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全县避灾移民搬迁省、市、县财政投资超过4.9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超过2.65亿元,拉动企业投资、社会投资和群众投资超过35亿元。同时多种渠道降低建房成本,减少搬迁群众负担。

对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旬阳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减少农民,让农民变工人、变商人,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鼓励搬迁群众创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渠道。同时,以县域生态工业园为抓手,创建就业创业平台。在仙河镇生态农业园、红军红色旅游观光园等园区,分别规划5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目前,园区就业人数已达5600多人,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2万人。 


内容时间:2014-12-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