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榆林米脂县——闯王故里豪情满怀 银州大地风景如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09  编辑:谢心言

米脂,古称银州,素有文化县、美人县之美誉。在这里,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龙城飞将”李广纵横驰骋,“科学坐标”沈括戍边立论;在这里,农民领袖李自成揭竿而起,一代伟人毛泽东指点江山……近十年来,米脂县的决策者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盐化工业强县、陕北文化旅游名县、黄土高原生态特色县”三大目标,团结带领全县23万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踏步迈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

工业建设成为米脂经济巨龙腾飞的强大引擎。米脂有着丰富的地下资源,主要有岩盐、天然气、煤等。特别是岩盐资源,位于陕北奥陶纪盐湖的核心地带,储量达1.3-1.8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5-17%,盐层厚度120-148米,埋深度2300-2500米,钠盐含量98.83%。这一宝贵资源多年沉睡地下,致使米脂人民“抱着金碗讨饭”。穷则思变,2002年,时任县长的张雁冰紧紧抓住省投资集团公司对口包扶米脂的机遇,上下求索,左右寻援。靠诚意和魅力感动了陕投公司董事长冯煦初,使对方把投资13.5亿元的氯碱项目定在米脂,成立了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米脂县内岩盐资源。2003年8月22日,年产10万吨氯碱项目在米脂县姬家峁村奠基开工,擂响了全县资源大开发的战鼓,翻开了米脂工业建设的崭新一页。随着氯碱项目的开工和工业园区的建设,该县还紧抓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鱼米绥盐化工业园区建设机遇,全面启动了米脂盐化工业循环经济集中区建设,积极开发氯碱项目配套产业和后续资源,逐步延长盐化工产业链,做大工业强县这篇文章。县上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并通过在网上发布招商信息,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并吸纳民间资本,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参与盐化工及其上下游产品的开发,先后引进和实施了一批具有支撑性和带动力的工业项目。金泰氯碱公司投资13.5亿元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从2003年8月奠基开工到2008年8月底,累计上缴各种税费2.1亿元。二期2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也奠基开工,到2011年建成投产后将使聚氯乙烯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实现年产值27亿元,年上缴税费3亿元。长庆油田公司总投资2.1亿元,年产15亿立方米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已建成试产。目前,60万吨水泥(一期20万吨)、5万吨氯酸钠、120万吨真空盐(一期60万吨)等工业项目奠基开工。这些项目的实施,使米脂县域经济由滞后发展向科学发展跨越,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开发的跨越,由传统农业为特征的时代逐步向新型工业化的跨越。

此外,米脂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已初步形成了以华南锦钰、王牌等品牌的服装加工、建筑建材、铸造产业、小杂粮加工以及汽车营销运输等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十年来,全县新增私营企业300户,个体工商户1000户。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22亿元。2009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9亿元,较2002年翻了四番,年均增长52.8%,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3%,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1%。工业已成为推动该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五个一”工程擎起农业发展大旗。米脂是传统的农业县。2001年,县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借鉴总结高西沟、对岔等不同时期农业典型村的经验,提出了用五年到八年的时间,实现人均1亩高标准基本农田、1亩经济林、1亩优质草,户均1圈优良品种羊、输出1个劳动力,使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一场兴田打坝、植树种草、调整结构、多业并举的兴农工程在全县396个村全面实施。近年来,该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上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农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纵抓产业链条,横抓产业集群。通过扶持农户规模经营,促使兼业户分化的办法,重点扶持了一批孟浩海、马福虎式的种植、养殖、果品大户;巩固了沙店养鸡、石沟果品等“一乡一业”布局,打造了高西沟生态旅游、柳家洼林果、牛沟养猪、巩家沟葡萄等一批“一村一品”典型。县上建立了5万亩小杂粮示范基地,组建了“米脂小米”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该县还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新建、加固淤地坝1600多座,建设基本农田8.5万亩,造林种草19.75万亩,舍饲养羊22万只,为13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新修了通村油路(水泥路)380公里;实施沼气池8233口;年均输出劳务3.2万人,实现劳务经济1.5亿元,占农民收入的45%;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75万元,建设重点村94个,使5.4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脱贫。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408元增加到4209元。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近年来,该县围绕建设榆林中心城市的副中心和辐射区,着力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县上确立了“以城市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整合资源,坚持“河东河西一个城”的长远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县城“一轴”“两区”“一廊”“一圈”的城市新框架。先后完成了210国道城区段改建工程、遇仙桥改造工程,建成陕北第一座立交桥——九龙大桥;并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启动了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和品位城市。同时本着兴办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原则,从解决城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休闲难入手,完成了15项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建设和城市防洪、排洪改造一期工程及城市周围山体绿化和无定河堤防工程。投资2740余万元的滨河文化广场分为运动娱乐、文化展示、休闲观赏等景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投资2000万元的无定河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融资5000多万元的“米脂婆姨商业步行街”和旧体育场改造开发项目、城区供水管网建设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同时,县上加大了对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整治,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完善了交通标识、路灯、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00余万元的垃圾处理厂于2008年12月份开工建设。

近年来,该县进入了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1999年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县13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212个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其中杨家沟镇在2006年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前,该县已形成以210国道为主干,米佳、米横、米子3条县际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的布局合理、运输便捷的区域性公路网络。电力供应充足,2005年实现村村通电;全县城区程控电话达25123门,市话普及率达21部/百人。各乡镇全部实现了电话程控化,全县396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话,电话通村率达100%,居全市首位。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95%,宽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旅游前景喜人。米脂是炎黄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内文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不断挖掘和充实地方文化内涵,秉承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这种文脉,全面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努力壮大地方文化产业规模,积极开发以李自成行宫、县城窑洞古城为代表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以杨家沟中华民俗村、革命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姜氏庄园、常氏庄园为代表的窑洞庄园旅游区和以高西沟、柳家洼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同时,县上加快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步伐,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完成了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维修工程和姜氏庄园的征购工作。并以纪念李自成诞辰400周年暨李自成文化高层论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米脂旅游文化名片,推进特色文化大县的建设步伐。

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县上相继成立了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和米脂县黄土文化研究会,创办了文学季刊《米》杂志和文化研究刊物《盘龙山》,文学艺术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小戏小品《夏天的故事》《寸心悠悠》《呼唤》《情系山乡》等多次在省、市调演中获奖。新创作的2本大戏、40个小戏小品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近30部个人(集体)编著的文学、艺术、史料作品出版发行;孟静等一批民歌新秀脱颖而出。同时,成功举办了春节活动和各类展览、赛事、演出、调演、庆典为主的文艺活动150余次,先后荣获表演奖、创作奖、导演奖等30多个奖项,其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累计送戏106场次,送书1万余册,送电影10万多场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13个乡镇文化站,11个村文化活动室,启动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办证率达99%,特别是网吧监督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中国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杨家沟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高西沟村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社会事业成绩斐然。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该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机遇,并于1995年在全市率先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实现了高标准扫盲达标。从1996至2004年又满怀豪情地掀起“两基”达标建设高潮,县上在当时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八年间累计投入了1.2亿元巨资扶持教育,新建、改建校舍59578平方米,维修校舍84576平方米,使所有中小学大门、围墙齐全,升旗设施科学规范,多数校园做到了“硬化、绿化、美化”。各学校音、美、体器材和卫生实施达到省级标准,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98.9%,辍学率下降到0.07%和1.1%,于2005年高标准顺利通过省级“两基”达标验收。近年来,该县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小学布点,加大构建城镇化教育框架步伐,并积极扶持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使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二中,有效地缓减了城区学校班级过大的压力。2007年米脂中学被授予省级标准化高中,县职教中心被授予省级标准化职业中学,该县也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医疗卫生工作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入手,进一步加大了对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维修启动了桃镇、杨家沟、沙店、高渠等8个乡镇卫生院,投资800万元建成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疾控中心综合楼。目前,全县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专业技术人员407人,病床396张,合格村卫生室102个,各大医院积极添置先进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水平。防疫妇保大幅提高,结核病控制覆盖率为100%,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共有166525名农民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7.2%,其中“五保户、低保户、残疾贫困人口、计生独生子女领证户、双女结扎户”人口由县民政和计生局代缴。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县上进一步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与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据统计,全县已纳入农村低保的有10877户3.3万人,纳入城市低保对象2975户8480人,“五保户”增加到572户577人,并为38名残疾儿童免费做手术。“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1500元/年,供养标准翻了4倍。同时,启动了城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并在桃镇、银州镇、印斗、杨家沟乡镇建立4所敬老院,将孤寡老人集中供养。

内容时间:2010-02-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