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盛夏的略阳,新突破、新变化、新亮点不断涌现。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宛如玉带在青山绿水中环绕,一座座漂亮的农家新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一片片规划有序的工业经济园区鳞次栉比……这一幅幅喜人的图景,诠释着略阳扶贫开发取得的新成就,标志着该县实施整乡推进、产业化建设和科技扶贫“扶”出了一片新天地。
整乡推进:力促农村面貌展新姿
“都是党的政策好,你看啊,现在村里不仅每家房子都打扮的很漂亮,而且道路也通畅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还种上了鲜花,连垃圾都集中起来处理了,还装上了太阳能、用上了沼气!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接官亭镇村民张小兰说起村里的变化滔滔不绝。
张小兰的感受正是略阳实施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以来的生动写照。2009年,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与贫困村灾后重建有机结合,提出了“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集中攻坚”的扶贫新思路,先后在接官亭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进行试点。项目区实施了以道路、桥梁、河堤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以“三改四化五统一”为主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的贫困人口能力建设项目,以集镇建设乡容村貌为主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据统计,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59亿元,先后启动扶贫开发重点村128个,完成了60个贫困村灾后重建任务,在4个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民群众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产业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生活要富裕,产业发展要先行。按照扶贫到户、分类扶持的原则,该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变“输血”为“造血”,努力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县上把产业的扶持培育作为推动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覆盖面,走出了一条具有略阳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按照“一村一品、区域连片”要求,引导农户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选择大多数贫困农户容易接受的增收产业项目,实行镇村统一申报,统一补助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农户有1亩以上稳定增收的产业园。
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持生猪养殖、魔芋种植、食用菌栽培等产业项目发展,全县先后有2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得到1至5万元无偿资金扶持,带动了3310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项目,大大增强了“造血”功能。
科技扶贫:先富“脑子”再鼓“钱袋”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略阳扶贫人深深体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给群众脑子“充电”。因此,县上从抓贫困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入手,多方筹措资金,聘请县内外退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组成讲师团,制作了养猪、养鸡、核桃、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项目与惠农政策等十多部多媒体培训课件,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屏幕、照相机、移动硬盘等硬件设施,加大对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
据了解,10年来,该县共完成“雨露计划”培训招生2039人,实用技术培训7.6万人次,建成扶贫信息科技示范村13个,农村信息化示范户480户,劳务输出25.6万人次,累计解决了3.1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0.6万人减少到6.38万人,贫困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农田水利、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农民住房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内容时间:2013-06-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