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青海贫困牧区泽库县建设多种“合作社”见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18  编辑:jiangshan

“咱牧民也有自己的产业啦”——青海贫困牧区泽库县建设多种“合作社”见闻

新华网西宁1月18日电(记者顾玲、李亚光)冬日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皑皑冰雪覆盖着整个草原,只有几只牛羊正低头吃着枯草。昔日成群结队的牲畜都去哪了?身边牧民向记者解释:为保证冬季牲畜存活率,它们都被转移到拉格日村“生态畜牧合作社”。

来到合作社,记者远远看到牛羊正在封闭饲舍里悠然地吃着干草,几位工作人员在一旁给它们清理毛皮、投喂食物;一名藏族妇女按住“不安分”的母羊,好让两只羔羊围上前吃奶。

经过全身消毒后走进饲舍,阵阵暖意扑面而来。当记者询问饲舍里是否加装暖气时,工作人员尕多指着玻璃顶棚告诉记者:“高原阳光强烈,玻璃顶棚是天然的 加热器 和 保温器 ,如今冬天的牛羊再也不会被冻死了。”

“过去,严寒、贫困和雪灾常会要了牲畜的命。”该村牧民斗尕日告诉记者,作为青海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泽库县粗放的牲畜养殖方式和低下的畜牧硬件保障,使牧民长期承受牛羊死亡带来的损失。

2011年,拉格日村利用政府的扶贫产业资金成立了生态畜牧合作社,斗尕日和部分村民将自己的牛羊入股,交由村里选拔出来的少数养殖能人在合作社统一饲养、照料,极大降低了牲畜的死亡率。

“我们有专业的饲养员、挤奶员和兽医,硬件设施也很完善,牛羊在这里,村里人很放心。”尕多指着工作人员公示牌说道,合作社成立3年来,养殖规模从72头牛扩大到如今的1240只羊和1500头牛,全村入社率超过94%,140位村民由牧民转为合作社工作人员。

“建社之初,他还不敢入股哩,怕有风险。”听到我们聊天,合作社理事长俄多凑过来“揶揄”道。2012年,该村首批入股的151个牧户获得分红51万元。看到入股的甜头,尕多和剩余村民提出入社申请。“当时周边其他村也开始坐不住了,纷纷要建立自己的合作社。”俄多说。

看到牧民入社的积极性,泽库县将扶贫产业资金投放到宁秀乡各村,牧民将牲畜、草场、耕地入股,建立起一批畜牧产业合作社。如今,该乡已形成集牛羊规模化养殖、饲草种植加工、粪肥发酵、乳制品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综合畜牧体系。

随着畜牧业走上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道路,泽库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其产自牧区、远离污染的酸奶、酥油、牛奶、纯天然羊毛被、有机牛羊肉等畜牧产品,逐渐受到内地青睐,牧民开始连年增收。

然而,就在3年前,宁秀乡还是饱受贫困困扰的传统牧业乡,人多地少的畜牧格局曾使当地成为青海境内草畜冲突最为严重的牧区之一。为保护三江源生态,泽库县自2005年起陆续减少牲畜蓄养量,这对原本贫困的牧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计难题,我们的饲草亟待实现自给自足,所有资源都要得到最大化利用。”俄多向记者介绍,为破解牲畜与草场矛盾,邻村重新合并利用原有弃耕地,于2011年建立泽库县首个“草业生产合作社”。

跟随着运送有机粪肥的卡车,记者来到赛隆村草业生产合作社,一进门就看到几位牧民正将干草打捆、晾晒。“这些草叫燕麦草,适应高原的气候环境,产量较高。”社员万玛多杰边忙活边向记者介绍,村民将自己原有的弃耕地入股合作社,向其施以周边村舍的有机发酵粪肥,饲草长势喜人。除供应青海冬季畜牧生产外,这些饲草被销往四川、甘肃等牧区,今年合作社还和上海一家大型畜牧养殖基地达成了合作协议。

“咱牧民也有自己的产业啦!这种感觉真的不一样。”谈起合作社对牧民生活的改变,万玛多杰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他的6口之家年收入仅为2万元,入社后每年平均能得到分红5000元,再加上合作社工资、零工工资、饲草收入、畜产品收入等,家庭年收入如今已提高到7万元。

“生活越来越好,开始有心思琢磨别的挣钱路子了。”社员果巴告诉记者,将全部牛羊入股后,摆脱了“束缚”的他向社里借5万元“互助资金”在县城开了家药店,一年后就连本带利还清了借款。

如今,像果巴一样的牧民并不在少数。翻看一张张“互助资金”借据,记者发现许多牧民开始从事出租车、宾馆、摩托修理、饭馆等行业。

“扶贫致富的关键在于 授之以渔 ,向牧民提供造血、生钱的平台和机会。”泽库县副县长彭毛才让告诉记者,随着“畜产+饲草+粪肥”生态循环畜牧模式的推广,2011年到2014年间,泽库县共实现脱贫2万余人,畜牧生产合作社发展至64家,脱贫致富带动效应明显。

然而,泽库的贫困形势依旧严峻,目前该县总人口为73281人,仍有12595人被列为扶贫开发对象。“下一步要想办法提高附加值,利用电商平台使更多畜牧产品走出大山。” 彭毛才让说,他和几个村的合作社理事长正筹划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牛羊精深加工生产线,打造泽库高端畜牧产品品牌。

记者临走前,一辆来运送干草的小卡车缓缓驶入大门。“你看,这又来钱了吧?”万玛多杰得意地向记者说道。夕阳下,送别的牧民向记者挥手,脸上的笑容灿烂而明媚。


内容时间:2015-01-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