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循化县“五项”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循化县按照“1739”脱贫攻坚部署,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及方法,坚持“五项”措施,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

----“十步法”,破解扶贫难题。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认真学习领会驻村工作“十步法”,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紧密结合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防汛防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将“十步法”精神融入各项具体工作,精心指导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强化政策宣传、制定帮扶措施及推动项目落地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借助网络、电视、信息等媒介,大力宣传驻村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模范事迹,着力营造良好的扶贫工作氛围。

----“集体会诊”,确保方案可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项目方案审查工作,严把项目方案审查关,制定印发方案编制提纲,并专派扶贫部门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单位进行专业指导;先后3次组织召开全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方案讨论会、评审会、复审会,听取各乡镇和行业部门方案制定情况,与会人员群策群力,献计献策,联合对方案进行“集体会诊”,提出针对性强、可操性强、见效快的意见建议,按照“成熟一个,批复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逐个“会诊”扶贫项目,确保了项目方案的可行性。

----“五个一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以精细落实精准扶贫责任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的“五个一”机制,即每半月一次领导小组会,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每半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学习上级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分析当前工作形势;每月一例会,每月召集各乡镇及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讨论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每月一督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组织部、监察局、扶贫局等单位联合成立督查组每月深入各乡镇采取集中督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对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第一书记到岗履职等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一通报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大数据信息录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对好的做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每半年一次推进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会,总结回顾半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百企联村”,助推精准扶贫。动员组织省市驻县民营企业通过组织推荐和企业自主择村,明确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开展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等方面的援助,促进帮扶村的劳动力就业,拓宽贫困村致富门路,增加帮扶村的实际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青海振荣核桃公司、青海伊达建设有限公司等省市驻县各企业积极为贫困户捐款捐物20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50余个。

----“双帮”结对,强化攻坚力量。全县不断健全驻村帮扶“双帮”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联村帮户工作。全县共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198名,明确148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2个贫困村1759个贫困户。同时,2569名乡镇干部、医务工作者、人民教师以“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对92个非贫困村的2312个贫困户进行结对认亲,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双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双帮”活动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25.4万元。

内容时间:2016-08-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