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化隆回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不断减少贫困人口,不断增加贫困对象的收入”的目标,以“六个转变、六个结合”的新理念,努力构建“大扶贫”的工作格局,转变扶贫思路,改变扶贫方式,增加贫困收入。
产业扶贫。今年投资2500万元,在巴燕、查甫等14个乡镇15个贫困村实施产业化为主的整村推进项目,扶持土鸡养殖户683户,肉牛养殖户2109户,餐饮户92户,种植户298户,种植核桃255亩,核桃400亩,扶持农户达3165户12129人。投资150万元,在公伯峡管委隆康村实施了扶贫示范村项目,扶持肉羊养殖户 193户734人。
外援扶贫。今年我县争取辽援项目资金520万元,在巴燕镇、扎巴镇、牙什尕镇3个乡镇3个贫困村实施规模化肉羊育肥养殖项目,扶持农户667户2535人。
金融扶贫。今年投资300万元,在昂思多镇德加村、扎巴镇扎三、扎四村实施金融扶贫项目,该项目将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融资难问题。
基础扶贫。今年投资5363万元,在我县金源、雄先、塔加、阿什努、沙连堡、德恒隆、初麻等7个乡镇雄哇、支哈家、其先、自加吉等10个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受益农户1381户6799人。新建搬迁户安置房1381套;铺设供水管道10KM,架设380/220V输电线路6.9KM,入户线路12KM,表箱300套,硬化道路6KM。目前,已完成投资1300万元,预计明年10月份全部完成。
管理扶贫。今年,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县确定了144个贫困村、50002人贫困人口。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识别录入工作全部完成,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基础。
智力扶贫。今年,我县投资130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其中,对61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拉面、驾驶员、民族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对200名学生接受了职业学历教育补助。
社会扶贫。建立多渠道扶贫帮困体系,争取在教育援助、产业扶贫、干部培训、矿产资源勘测、贫困大学生援助等方面实现高效帮扶援助。今年,全县各类社会帮扶资金累计达1566万元。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投资50万元,在12个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培训干部35名;鞍山市无偿援助资金140万元,计划扶持拉面经济。县民营企业家捐资125万元,援助了贫困大学生 291名。省委办公厅等6个单位帮扶化隆县6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233户,捐款捐物27.7万元,帮扶村级公益事业9.15万元,重点项目帮扶资金达285万元。省、市、县单位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贫困户,捐款捐物折价达350万元。同时,在全国第一个“扶贫日”扶贫济困募捐活动中,企业家、扶贫系统干部职工等捐款2.6万元,青海旭泰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参与扶贫捐助1150万元,为下一步社会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
内容时间:2015-02-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