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卓资县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7  编辑:董纯静

卓资县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战略中,进一步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如期解决贫困村落后面貌这一总体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植树种草10万亩,新打机电井56眼,开发水浇地5000亩,解决了2.16万人、2.6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开展科技扶贫培训23期,受训农民达6万人次,科技咨询2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6.2万册。社会扶贫包村率达100%,包户率达93%。通村公路修建、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超额完成目标。


党政领导重视,抓好责任制落实。卓资县委、政府按照自治区提出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攻坚目标责任制,全县以56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将各项扶贫攻坚任务分解到8个乡镇,各乡镇根据贫困村、户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层层签订扶贫责任状。县直扶贫单位和四大班子领导,抽组扶贫工作队深入所包扶的乡镇、村委会,积极配合乡镇村干部坚持做到“三结合”。即“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增强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卓资县委、政府认为,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脱贫,就要突出抓好贫困村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今年以来,从稳定解决温饱的长远目标出发,狠抓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充分发挥水利资源,进一步加快“进退还”战略步伐,开发水浇地5000亩,并将“三通”与扶贫开发紧紧结合起来,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以种养业为主,实行扶贫到户。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把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来抓。农业以调整农作物结构入手,扩大覆膜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设施农业的种植。今年,全县种植覆膜玉米103万亩,马铃薯规模种植22万亩。十八台镇建成草莓基地1处,大榆树乡建成蔬菜种植基地1处,后房子村从呼市引进天骄养鸡厂1处,一次饲养雏鸡8万只,卓资山镇奎元村程在锁养殖獭兔1100余只,梨花镇狮子沟村建成现代化养猪场1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种猪485口,后备母猪200口,大小商品猪3500多口,黑种猪80口,年出售商品猪5——6批,1.2万余口。


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素质。今年以来,重点从改变科技文化落后状况入手,大力十八台镇新建蔬菜加工集散中心1处,恒温库1座,梨花镇三道营村建立科技实验基地1处,引进了旺粉番茄、盛粉88、上海918、全美ZK等新品种。全县新建了惠农合作社、绿野合作社、兴军种养殖合作社,元田合作社四个科技示范基地。广大农民把学到的覆膜种植、节水灌溉,科学种养等增产增效技术应用到种养业实践中,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强化项目管理,提高扶贫效益。今年以来,卓资全县扶贫项目安排坚持“入村入户”为主的方式,做到扶贫战场在村、对象在户,特别是将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养、加项目分配在村、落实到户,对于上级下达的扶贫实物资金,县委、政府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全部如数下拨各乡镇,落实在项目上,同时加强了项目管理,建立扶贫开发项目责任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其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内容时间:2013-12-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