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农户的贴心银行 宁都农户自立服务社信贷扶贫探微
作者:郭军民 曾嵘峰 许万里   发布时间:2015-01-24  编辑:jiangshan

当前,各种形式的“三农”信贷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纷纷涌现,这些“输血”式的信贷虽然能给农民提供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但因其需要抵押、担保等附加条件,许多迫切需要创业资金的“穷人”却被拒之门外。如何降低“三农”信贷门槛,给广大农户一个自立自强创业的机会?这成了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宁都县,探微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这个服务社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江西仅有的两个下属机构之一,因其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贴心”金融扶贫,在当地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正在试水前行的赣南小额信贷来说,这一模式显然具有不少新意。

连日来,宁都县会同乡万顺生态农庄庄主胡仁林数钱数得欢。“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摆脱了贫穷,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宁都农户自立服务社的信贷帮助。” 他指着装在信封中的3万元肉猪款满怀激动。如今,宁都县的贫困农户都说,宁都农户自立服务社是他们的“贴心银行”。

为什么服务社受到贫困农户的如此欢迎呢?家住长胜镇水枞村的黄宜清道出了贫困农户的心声:“因为到服务社贷款不需要抵押,只要讲信用,身无分文的农户也能贷到款,信贷员还会主动上门服务呢!”

现在的农民已不仅局限于解决温饱,大多数有着强烈的创业欲望。胡仁林对此深有体会。胡仁林曾经是一贫如洗的贫困户,但他有着强烈的致富梦想,想办一个“猪-沼-果”一体化的生态种植园,在一无财产抵押、二没能人担保的情况下,他到处借贷无门。2009年,服务社的小额贷款项目发展到了会同村,在了解到胡仁林的情况后,主动向他贷出3万元,他全部用来种植果树和养猪,当年就增收6万元。如今,在服务社的帮助下,胡仁林梦想成真,2010年,他的生态园各项收入达100万元。

为顺应和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采取独特的运作模式,一方面实行“零抵押”贷款,采取“小额信贷、整贷零还、无需抵押”的方式放贷。单笔贷款额最高为5万元,利率按照农户实施的项目和信用情况,最高控制在1%,培养农户还贷意识和信用观念。另一方面实行“零成本”上门服务,针对具有创业想法和能力的“穷人”给予扶助,并简化贷款手续,从申请仅需3个工作日农户就能拿到贷款。截至目前,该社累计上门放款服务9.2万户次,放款总额达2800万元。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来到宁都县梅江镇长木村种植户张年生家,只见黄澄澄的脐橙堆满了6间储存室。他兴奋地拿出刚包装的脐橙给记者品尝。“向服务社贷款3万元后,服务社让我参加了15次免费种植技术培训,2010年果园收入10万多,今年我计划再续贷4万元扩大种植。”

长木村同宁都的多数村庄一样,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脐橙,但长期以来,村民苦于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只能“望山兴叹”。就这样,大好的资源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直到2009年6月,经宁都扶贫办极力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宁都设立了“农户自立服务社”,面向宁都农村地区的中低收入人群发放小额贷款。申请到了贷款的农户也终于有了发展生产的可能。相比于直接给农户资金的“输血式”扶贫方式,自立服务社在给农户提供资金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民的观念,锻炼着他们的能力。

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主任张彬说:“刚开始,我们跟农民说可以借款,农民却希望白给他200元钱买点家用了事。而经过这两年信贷项目的实施,农民已经开始盘算通过借钱可以创业、怎样可以越创越大。”正如宁都县扶贫办主任郭超彦所说,这种小额贷款,就是培养农户自立创业能力,变“授人以鱼”式扶贫为“授人以渔”。

正是为了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宁都农户自立服务社采取了有偿提供资金,无偿提供培训的方式,根据当地农户经营的项目,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当地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多次聘请技术专家给农民讲解实用技术、下发资料。自创社以来,该社累计发放资料30万余份,培训3233场次,受训农民20.6万人次。如今,有了资金和技术的当地农户,正在实现一个又一个致富梦。

从贷出资金到资金回笼

如何让真正需要钱的贫困农户能借到钱进行生产,放出去的款又能按期收回?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扶贫贷款工作。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监督管理下、在县政府和扶贫办的协调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由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公开招聘乡镇信贷员,主要负责协调具体项目的实施,帮助自立社社员选准微型项目,拓宽生产途径,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固厚村民宁向阳在信贷员的帮助下,带头进行鱼苗养殖,现在该村成了鱼苗养殖专业村。同时,该社积极组建农户互助组织,按照自愿原则,由3户至5户符合标准的农户组成互助小组,由3个小组以上成立一个中心,使其在生产上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一起克服,成为一个微型利益共同体,不但保证了贷款的按时返还,也提高了农民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其次,由入社的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服务社组织审查其信用程度、创业能力,把资金直接送到贫困农户的手中。根据贫困农户微型项目实施情况和还贷表现,评定一、二、三级农户,单笔贷款额度逐级提高,最高不超过5万元。采取按月等额本息还款的方式,从贷款30天后开始分期偿还贷款本金。由于每月都要还款,无形中培育了农民的诚信意识,每月都要去收贷款,加强了信贷员与贫困农民的联系,便于服务社随时了解社员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帮助社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贷款能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强化社员的自立能力。服务社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技能、经营管理等讲座,增强贫困农户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逐步强化社员的自立能力,实现贫困户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据悉,宁都县农户自立服务社成立两年来,累计发放贷款1300笔,按时回收率达99.8%。


内容时间:2011-01-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