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我县300名老板返乡助力产业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2  编辑:蔡旭莹

机器旋转,艾香飘溢。元月4日,彭思镇刘堑蕲艾专业村“蕲春传蕲艾草专业合作社”厂房里,20余名工人,忙活加工和包装蕲艾精油、人人艾等产品。彭思镇干部方能华介绍说,该合作社是由本村在外创业人士骆丙国、骆柏林投资3000万元创办的,该合作社招募的20余名工人中,贫困户就有15人,他们由年收入不足2600元跃升至2万多元。

我县在外务工人员有30余万人,不少人在创业和打拼中成为老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挥他们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去年,我县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县、镇、村干部向他们分别发出了《回乡兴产业,带富众乡亲》的倡议书和邀请函,并在土地、税费、信贷、科技、审批、办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投身家乡产业扶贫行动。

来自家乡的呼唤激荡游子的归心。管窑镇泥滩村张又祥早年带领一支建筑装潢队外出打拼,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回到家乡后,看到一些土地荒芜,邻里乡亲仍然深陷贫困,痛心不已。他下决心不再走了,流转荒地300亩,创办蕲祥生态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鸡养殖户40户,养鸡规模发展到近30万只,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抓手。漕河镇槐树山村程国兵,早年在深圳创办了年创利税100多万元的公司。他毅然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回村带领乡亲们创办4个养殖场,成立2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油茶基地1600亩,让乡亲们走上产业致富路。

据统计,2015年全县共有303名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参与产业扶贫行动,涉足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水产、中药种植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460余个,安置4000余贫困人口就业。


内容时间:2016-01-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