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倾情帮扶暖民心 ——卫生部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05  编辑:蔡旭莹

前期,县卫生计生局围绕局长李燕带领局班子成员深入观音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引导下,冒着寒风,踏着山路,勘查现场,确定帮扶计划,并深入贫困户家中听民意,聊家常,谋出路,与结对帮扶农户送去春节慰问品,在他的带领下,观音镇卫生院也相继组织了春节前“保健康、送医送药”活动,体现了卫生系统倾情帮扶暧民心的真实写照。

笔者近日走进观音镇垭子湾村一组村民县卫计局基层指导股副股长王冬虎结对包联户彭有顺家,实地采访了该农户。

彭有顺,男,今年55岁,21年前爱人因病去逝,勤劳善良,本份憨厚的他忍着中年丧妻之痛,起早贪黑,即爹又娘的,哺养着一个五岁,一个七岁的两个孩子,本份的守着二亩地和给邻居帮工挣些零花钱,艰难地维系着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由于家贫,没有再娶的奢望,他历经千辛万苦,拉扯两个儿子,勉强供他们念完小学。2013年为大儿子彭飞娶得一房媳妇,并生子;二儿子彭武,今年26岁,长年在深圳一家企业当保安,至今未成家,一家人生活虽苦,但互敬互爱,和睦可亲。

彭有顺原本身体不好,加之爱人去逝后负担重,生活无规律,日夜辛劳,积劳成疾,患脑梗塞,肺气肿,肺结核、腰间盘等疾病,继而又出现智障和语言障碍,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  垭子湾村属移民村,按移民政策规定他不折不扣的享受了9万元的补偿,但这些钱都用于他多年治病所欠下的旧债,安置房时又添新债6万元,如今,每月尚需600元吃药。大儿子彭飞结婚后本想挑起家庭的重担,夫妻俩外出打工挣钱,减轻父亲的压力,让多病的父亲轻松一下,没想到2014年也就是结婚后第二年9月23日,在家干农活发生了意外,右腿胫腓骨骨折,当时送往县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手术费共花2.6万元,儿媳妇带着一岁半的小孩,围着父子俩转,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低保和二儿子彭武偶尔寄回些有限的零用钱维系生活,日子过的很凄惨。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政策如拂面的春风吹遍了每个乡村。县卫计局对口帮扶工作队在李局长的带领下,进驻在垭子湾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对该村的贫困户逐一实行了大走访,采取“结穷亲”“帮贫户”“拔穷根”对口帮扶和责任包联,春节亲手把一壶油、一袋米、慰问金送到农户手中,把党的温暖带进了困难群众的心窝。彭有顺家就是其中受益者,他的困难程度时刻牵动着卫计局领导的心,包联人王冬虎看到彭有顺一家老小,一病一伤,彭有顺体弱多病,儿子彭飞右腿骨折,钢板至今无钱取出,令他坐卧不安,多次去上级医院联系,因费用高达万元的而放弃,后王冬虎又与观音卫生院协调,先后将父子俩送进了观音卫生院,卫生院彭院长高度重视,迅速安排外科住院部于2016年3月16日,为彭飞行右腿胫腓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共计费用6千余元,个人支付2千元,卫生院给予4千元的医疗救助,父亲彭有顺住院费用也给予了减免照顾。父子俩在院期间,卫生院医护人员送饭喂药,精心照料;卫计局王冬虎一次次带着水果、点心,营养品来到病房探望。

想思路、找项目、细心开导、零距离接触、亲切的问候,真心的关怀,增添了父子俩战胜病魔,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切实感受到了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给予的温暖。采访中父子俩忆起领导关怀之情如数家珍,不时又感动的泣不成声。

如今,父子俩居家疗养,情绪稳定。康复后,按照扶贫工作队谋划的脱贫思路,守望未来脱贫新憧憬。


内容时间:2016-05-0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