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利川民宿旅游开启扶贫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4  编辑:蔡旭莹

连日来,利川东城白鹊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工人抢抓时令,加快民居改造和景观树木、花卉移栽速度。春节上班后,园区建设方湖北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组成多个团队,分工协作,加快建设步伐,力争五月开园试营业。

去年以来,利川市借力旅游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指导鼓励各地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各乡镇民宿建设风起云涌,东城白鹊山、毛坝兰田、南坪营上、凉雾马前等一批民宿示范村快速崛起,全市掀起旅游扶贫新热潮。

从旅游萌动到民宿遍地

毛坝因生态而美丽,因茶叶而闻名。随着利川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近几年,有外地企业组织游客进驻毛坝,点燃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星星之火。两年前,武海四通旅行社在当地成立大树生态养生休闲公司,把都市人休闲养生的生活方式当成产业来发展。去年,该公司组织“千岁游”先后在兰田村进住10批次上千人的团队,一举拉动了当地人的创业热情,一批胆大的村民,立足实际,尝试改造自家民宅,接待前来休闲旅游的避暑候鸟,收获颇丰。

兰田村51岁村民田树珍便是首批吃螃蟹的人。2014年,夫妻俩筹钱改造了老屋,开门迎客。去年,田树珍联合周边农户,全年累计接待600人次重庆、武汉长住的候鸟,一年收入10多万元。看到农家乐比种茶还划算,田树珍心里乐开了花。

和田树珍一样,毛坝田坝村民邹金垒借“民宿”建设风,筹资300万元装修了老家空置的吊脚楼,创办起自己的民宿,命名“田坝3号”。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有200多户村民参加民宿改造。他计划以田坝村为整体,发展能接待上千人的民宿旅游大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去年,毛坝镇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办,将旅游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该镇组建工作专班,引导支持民宿旅游规范、科学发展,还出台扶持政策,鼓励辖区有条件的村民参与产业发展。下一步,该镇将着力发展乡村养生旅游,加快建设星斗山红茶谷、大茅坡云海、三角岩猴园3个4A级景区,进一步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联合经营等模式带动创业扶贫,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旅游扶贫步伐。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去年以来,利川兴起民宿建设热潮,全市有11个乡镇启动民宿旅游。团堡镇以野猫水宜影古镇为核心,在318国道沿线黄泥坡、朱砂、大坝等6个村大力发展民宿,以点带线,加快发展;凉雾乡以马前新村建设为基础,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打造民宿示范村,并积极探索“莼渔”新种养模式,推进农旅融合;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南坪乡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国道沿线营上、田湾、塘坊等村民宿改造,并在大田村实施“稻渔”共养,在五谷建设千亩荷塘,在田坝打造大闸蟹养殖基地,亦农亦景,加快产业融合。

龙头引领展新颜

民宿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带动。该市在探索民宿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仲春时节,走进东城白鹊山,到处花红柳绿,生机盎然。在白鹊山2组,通村水泥四通八达,公路旁是一条刚刚移栽的绿色隔离带,竹篱笆与树木错落相间,一直通向远处。远方的地里是焊接的钢铁长廊,那是未来绿色通道的支架。

昌隆农业负责人谢国贵一边指导工人施工,一边向记者介绍观光园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谢国贵,建南乐福店人,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后成功创业。2010年返乡后经营过卫浴洁具,还搞过房地产。在多个行业打拼后,他坚信利川未来在农业和旅游,农旅融合是利川崛起的必由之路。

2014年,谢国贵组建湖北昌隆农业有限公司和乐途旅行社,并积极为二次创业做前期准备。去年,他抢抓东城办事处发展民宿旅游机遇,选定白鹊山作为创业基地。白鹊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拟用地约为1500亩,项目建始期5年,总投资约7000万元,昌隆公司规划在白鹊山村建设集生态科研、种植、观赏、生态农业体验、生态农业旅游、养生、养老及高端会议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基地,以种植绿色有机蔬菜,果蔬采摘园、农事体验、亲子乐园、武陵山区高山四季花谷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为支持产业发展,东城办事处成立乡村民宿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从辖区单位抽调人员,在白鹊山设立乡村民宿旅游示范村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乡村民宿旅游有关建设、检查指导和督办验收工作。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专班,负责道路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工作,协同推进项目发展。

走进繁花似锦的南坪营上丽森农业观光园,工人正加紧民宿外部装修。该项目由丽森农业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三千余亩,项目定位“特色民宿+现代生态农业+硒汤温泉城”,目前一期农家乐已建成投入使用。去年以来,建设方在园区内加大民宿建设和改造力度,目前,80余套生态客房装修已进入尾声,有望“五一”开门迎客。

湖北腾龙旅游纵投公司在加快宜影古镇建设的同时,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成立金拓农业公司,致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武陵山区生态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该市艄公文化公司联合当地另外两家农业企业组建旅游公司,在团堡野猫水村打造大美土家生态农业民宿文化旅游示范区,目前企业正全力进行民宿改造,计划今年旅游旺季正式营业。

得益于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近几年,利川一批跨产业项目快速崛起,全市农旅融合项目达十余个,投资额度数以亿计,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政策扶持促发展

3月上旬,利川市组团前往四川宜宾、重庆壁山及开县等地,考察学习当地民宿旅游发展经验,这是继去年9月组团到北京门头沟、浙江遂昌考察民宿后,该市再次集中外出学习产业发展经验。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它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或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这正是旅游的更高形态——体验式旅游的雏形,也是乡村旅游的升级版。

利川地处北纬30度,生态优良,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有适宜发展民宿旅游的天然优势。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过去五年,该市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3000万人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去年以来,该市立足精准扶贫,不断探索体制创新,引导各地发展民宿旅游,加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步伐。去年10月,该市组建国资企业——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龙船调旅游”),注册资金1亿元,龙船调旅游主要负责景区建设和整合营销等与旅游事业发展有关的业务,旅游局主要负责宏观规划、市场监管和矛盾协调。

该市还进一步解放思想,将专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成立的国有独资清江公司交由龙船调旅游接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体制。自成立以来,龙船调旅游稳步推进民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营销等相关工作,卓有成效。

该市将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加快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出台“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分步推进民宿旅游,还在全市11个乡镇各选1个条件成熟的村,作为首批实施民宿旅游重点村,并予以指导。

这个市还出台乡村民宿旅游扶持办法,界定扶持的范围、方式、申报条件及评定程序,明确农户改建补助、村级补助、旅行社奖励及市场主体扶持的具体标准。优惠政策激发了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不同市场主体的创业激情。各地以11个村为试点示范,同时结合实际,鼓励发展民宿经济,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聚焦民宿旅游,争取两年时间内把民宿产业培植成利川新的经济增长点。”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民宿建设进度,支持产业发展,他要求建立一套项目、资金的整合机制,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力量都要向民宿村聚焦、倾斜。市长张涛积极协调各部门,推进民宿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要求把民宿旅游打造成产业扶贫的样板。

今年2月,利川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实施旅游扶贫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旅游扶贫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扶持措施。该市决定,重点打造旅游品牌,推进城市旅游化,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培育旅游商品市场。进一步加大财政、行业部门和贫困群众旅游扶贫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并逐年增加。

记者深入多个乡镇了解到,目前,各地首期民宿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下一步,龙船调旅游公司拟组织力量,将民宿培训送到各试点村,帮助村民改变观念、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以最佳状态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


内容时间:2016-03-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