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鹤峰社会大扶贫成效初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6  编辑:董纯静

(何吉安、唐燕、向承国)盛秋之季,当你走进湖北省鹤峰县农村,到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亮丽土家吊角楼房,漫山遍野绿海茶叶,绿田漫野的反季节蔬菜,美丽蜂鸟嬉耍庄园,潺潺流水的小桥人家,这一切都是鹤峰县委和政府近几年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的结果。


  鹤峰县地处武陵山区腹部,受历史、开发和住宅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极小,国家投入少,当地政府投入有限,社会的物质基础储存十分薄弱。加上地域、交通、能源的限制,无法引进较大规模的外资和项目,而自身具有的各种资源,又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科学利用,开发的产品大多为初加工和资源性,产品富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成本极高,科技生产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不高,思维观念落后,社会知识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性的文明程度低,社会文化建设落后。地慌人流,大多数贫困农村里18到45岁年轻人认为务农没钱找,种地致不了富,纷纷外出务工,家中土地均由年老体弱老年人经管,慌地多,没有集约经营,产量低下。


  针对这些制约脱贫发展的种种因素, “把经济发展作为检验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用发展和创新理念去解决脱贫中的一切问题”。新一届县委书记杨安文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要求。新一届建立县委和政府创新扶贫方式,从扶贫机制上抓起,建立“五个一”帮扶共建机制,由县委、县政府打捆建设资金和项目,1名县领导挂帅,1个县直部门牵头,1至3个部门参与,1至2家企业参与帮扶,形成多管齐下、合力共建、整体推进、轮动发展的工作格局。建立交通、农业、科技、能源、水利、电力、教育、民政、民综、人武、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帮扶组织机制,形成县、乡、村和部门、社团、贫困户及企业、产业、基地为一体的扶贫模式网络,走开发性扶贫路。


  县里实行连村和连片开发,典型和示范相结合,产业与品牌相结合,目前建成了一批以升子村、张家村和高原等示范50多个村,走马茶叶片、中营高山蔬菜片、邬阳板栗片、铁炉水果片、下坪魔芋片等八大片区开发产业带,使全县205村明显变化,贫困村整体提升。县里变以前送钱送物送肥帮扶方式为开发扶贫方式,开展1个有资金项目的县直单位带3个无资金项目来源的单位扶贫1个村或个村;1个企业带3个社会团体联系1个村;1个产业带3个贫困村发展1个品牌;1个人武干部或1个国家干部带1个民兵帮扶1户贫困户的“一三一”帮扶活动。


  县政府开发办统筹全县扶贫,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以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民居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对口帮扶工作。教育部门以开展贫困生家庭为主要对象的扶贫,不让一个学生不流失,为农村后继扶贫造就智能资源。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贫困生捐赠领导小组,从2007年来开展向社会各募捐,向社会筹款近40万元,用于关爱贫困学生和生活。民政部门主要开展以特困户为主的帮扶,鹤峰县每年用于这笔资金达近千万,主要是从大病、伤残资助,今后应放在特困家庭的经济发展扶持上,由给钱给物到扶持家底经济开发。县科协和科技局主要结合村乡实际,因地因产业开展科学技术培训,组织科技队分村分产业普及科技知识,投入智力扶贫。人武、宣传、团委、妇联主要开展贫困村民精神扶贫,工会以开展贫困家庭送温暖扶贫为主同时,把由贫困职工家庭帮助转向农村贫困家庭扶贫。水电和交通部门主要开展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扶贫,解决路、水、电“三通”到家,提高扶贫硬件建设。


  全县已建成特色产业“万亩乡镇”达到8个,“千亩村”达到176个,建成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100万亩,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建设标本,建成24万亩有机茶,反季节蔬特色蔬菜8万亩,干鲜果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烟叶基地6.6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创建省著名商标9个,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47个,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唯一的茶叶出口基地称号,产业助推全县一大批贫困村、户脱贫。


内容时间:2012-10-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