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丹江口市精准扶贫工作扫描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5  编辑:蔡旭莹

11月18日,走进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二组黑沟安置点,8户新建的砖房依山就势,呈“一”字排开,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村民吴采玉满脸笑意,指着自家的在建房给笔者看。预计年底,吴采玉一家6口人将住上新房,彻底告别住土坯房的历史。

全市生态扶贫搬迁建房工作开展的怎么样?贫困百姓生活有何改善?近日,笔者先后来到江北、江南片区部分乡镇,实地采访。

生态建房助民安居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委、政府发出最强音,紧紧抓住生态扶贫搬迁这个“牛鼻子”,打一场扶贫搬迁试点建设攻坚战。各乡镇纷纷作出响应。

在蒿坪镇观音庙村,贫困户韩志忠家的房主体结构已经建成,冒着蒙蒙秋雨,一家人忙着拉材料,争取早日盖起来。

、“我镇9个村11个集中安置点建房工程全面铺开,目前已完工70户,在建90户,备料拟建40户,生态扶贫搬迁迈开了坚实的步子。”该镇宣传委员钱高伟介绍道。

浪河镇青莫村3组,一条溪流绵延向前,细雨之中远山如黛,原野平坦,山腰间的土坯房民居错落有致。

“我们规划的房子,遵从村民意愿,大多数依山势而建,在房屋原址上建,坚持不大拆大建,少挖少砍,材料废旧利用,尽可能地保护生态”,村书记于代国介绍道。

丁家营镇殷河村4组,村民阮进贤一家三口站在自家新落成的砖房前,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

阮进贤一家原先有三间土坯房,白蚁啃噬得厉害,土坯房摇摇欲坠,想盖新房又没钱盖,全市的生态扶贫搬迁政策一出来,全家高兴坏了,立即响应。新砖房有106平方米,于9月21日搬进新家,是该镇首批生态扶贫搬迁18户贫困户中住进新家的第一户。

“房子(新砖房)盖得好,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这让我们全家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阮进贤告诉笔者,房子有了,单身的他准备娶媳妇儿了。

走进习家店镇茯苓村三组,只见村道干净整洁,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统一规划栽花种草,小院归置整齐,环保标语随处可见。目前,该村20户人家新建房屋,41户人家改造房屋,村容村貌大改变。

“村里配套建成了小游园,旁边装上了垃圾箱,又干净又敞亮。”村民李有才高兴地说。

在10月28日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现场会上,参加全省驻村帮扶工作培训的140余名干部来到该村参观考察,看到村民们盖起的统一风格的新楼房、整洁美观的村庄环境,纷纷竖起大拇指。

目前,全市的生态扶贫搬迁建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确保让贫困户们早日搬出大山,入住新房,过上新生活”,市扶贫办主任范昌辉多次强调。

产业带动助民增收

目前,湖北霖煜农有限科技公司在蒿坪镇王家湾村流转土地20000亩,成立合作社,吸纳周边110户农民,改良核桃树优质品种,培训核桃树种植技术,力促周边村民就业。

45岁的齐贵梅是观音庙村二组人,自家的6亩核桃地流转给了公司,自己则在公司常年打短工,“帮忙打农药、拉枝、剪枝等,每天60元,一个月的收入1200元以上”,齐贵梅说,土地流转费用是每亩400元,根据与公司签订的协议,核桃树交给公司管理,见效益后还将返现部分资金给齐贵梅,掐指一算,几项收入加起来,她不用出门,一年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

“在家门口打短工,还能照顾到家里,挺好”,齐贵梅告诉笔者,在村子里,像她这样给公司打工的人很多。

“平均每亩地用8个工,公司一年用工量达到24000人次”,湖北霖煜农有限科技公司总经理贾英立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年的用工费至少是150万元,3年来公司已经给周边用工发放了400万元的工资”。

与此同时,湖北北斗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习家店农博园,流转土地3000多亩,辐射面积3万余亩;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合作社,吸收了100余户农户,鼓励养殖郧阳黑猪,托起百姓致富梦。

特种产业发展蓄势待发,在石鼓镇,大鲵养殖、鳄鱼养殖异军突起。在浪河镇,旅游观光项目和小龙虾产业也在积极谋划之中。

扶贫攻坚产业发展优先,我市围绕2018年全面脱贫,2020年同步小康的目标任务,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扶贫产业大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大增收。


内容时间:2015-11-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