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泸溪县:创新联动机制 推进精准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2  编辑:wangximing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县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机遇,不断推进扶贫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发展能人与贫困农民“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截至2016年2月,全县精准帮扶贫困人口4.5万人,有14476人实现摘帽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7%。

一是推行“龙头引领”机制。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能人大力发展的同时,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农产品与市场对接,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并通过扶持椪柑精深加工的富泰公司等10家省州龙头企业与47个柑橘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全县农民合作组织会员达7677人,联结相关基地12.8万亩;大力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在16个省会城市和66个地县级城市建椪柑批发市场,拓展了50个县级以上的外销市场。泸溪荣评为中国椪柑之乡,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评“国家安全畅销品牌”,出口外销到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富泰公司推行椪柑订单生产,以保底价收购农户椪柑3400吨,有效提升了果农效益。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全县有19.3万人受益于椪柑产业,6.5万余农民通过种植椪柑实现了脱贫致富。

二是推行委托帮扶机制。创新扶贫社会化服务方式,将国家给予特定对象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讲诚信、有实力的经济组织,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年底给对象户分红返利,促进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脱贫。县扶贫办通过项目支持,委托红山公司将分散的、低效的橘园地流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等“七统一分”委托方式,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收入、年底分红三种收益,实现年收入达2-4万元。潭溪万亩椪柑科技示范园推行的生态种植模式和精准扶贫经验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被确定为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的看点。扶贫支持浦市铁骨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免费给312户贫困户投放仔猪624头,年底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元的价格回收,人均增收600元。

三是推行股份合作机制。根据贫困户、经济组织的意愿,将贫困户的政策扶持资金、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实现了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潭溪镇燕子岰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合作制,吸纳7600个精准扶贫对象入股,按人均2000元财政扶贫资金及人均1.58亩椪柑地折价入股。年末按股分红人均收入达8000元。目前,全县椪柑地流转4.43万亩,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户均收入在2000至6000元之间,实现了稳定脱贫。

四是推行帮扶联系机制。大力推行县级领导“六联”服务机制和“321”、“1+N”扶贫帮扶机制,全县贫困人口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扎实推行“单位包村、干部住村”机制,整合扶贫资金3亿元以上,有效推动了产业扶贫,摘帽脱贫。全县47个工作组后盾单位483人深入扶贫村结对帮扶贫困家庭,投入扶贫资金达1.8亿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围绕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机制的推行,成立了有联点领导干部参与的利益分配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全面监督,确保贫困人口和企业双方利益分配的合理,铸就了攻坚脱贫新动力。


内容时间:2016-04-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