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大河报: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新商城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黄柏山新村,生态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七里冲

美丽乡村七里冲

伏山乡里罗城村

乡村如画本版图片由商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首席记者何正权记者李鑫通讯员李代龙杨绪伟

扶贫帮弱,合力开拓脱贫致富路;民生为本,共谱幸福商城新篇章。

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革命老区商城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克难攻坚,创新作为,贫困村从2011年的125个减少到2015年的80个,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2.63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5.74万人,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干部帮困不漏户――重塑信心是关键

“孙书记你们快请屋里坐,真是谢谢了,你们都是俺的亲人啊!”去年冬天刚刚搬进两层楼房的王廷凯热情地说。

50多岁的王廷凯是商城县李集乡卜店村有名的贫困户,妻子患精神病,两个孩子年仅7岁和9岁。以前,一家人蜗居在土坯房中。“现在俺住进了楼房,生活算是有奔头了!”

王廷凯口中的“孙书记”叫孙东昱,是信阳市商务局派驻卜店村的“第一书记”,与乡、村干部一起多方争取,筹措了4万多元为王廷凯买下了现在的房子,被王廷凯亲切称为“第四个亲人”。

“每一个贫困户都明确了最少一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让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子,零距离帮贫困群众想办法、定措施。”卜店村支书丁德奇说。

为加快脱贫步伐,该县对所有贫困村都明确了帮扶单位,每村派驻三人组成的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活动。帮扶单位股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1~2户贫困户,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一对一”进行帮扶,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

“干部帮扶的意义不仅在于送物质、想办法,更在于通过和群众站在一起,点燃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坚定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精神扶贫’。”一位扶贫干部告诉记者。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好作为

山明水秀,风清气朗,商城自古就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

家住吴河乡万安村的复员军人吴昌万,敏锐捕捉到了致富良机,他和几个朋友响应政府号召,投资200多万元,承包了附近的山林和水塘。

吴昌万指着眼前绵延的山峦和碧波荡漾的水面说:“这里原生态的山水就是最大的卖点。我们想把这儿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乐园’。”

60多岁的刘加兵正在果树苗间来回忙碌着,“间苗、除草、打药、施肥,每天100多块的工资,一年能挣两三万块”。

“我们这里种植、养殖、建房、修路聘的都是本地乡邻,工资从每天80元到200元,这笔钱基本能保障他们日常生活,已经帮助20多个贫困户实现增收呢!”谈到将来,吴昌万信心满满,“凭借这一方原生态的好山好水,带动乡亲们摆脱贫困、共同致富,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过上幸福富裕的好日子!”

立足良好生态优势,该县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全域大公园”,探索旅游扶贫,实现绿色发展,先后获得“中国深呼吸小城”“美丽中国・全国创新示范县”“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直接就业2000余人,间接就业5000余人,季节性旅游就业3500余人,带动1000余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产业树”上结出“致富果”――创新思路天地宽

“大棚蔬菜,一亩地一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河凤桥乡辛店蔬菜合作社理事长王召林,高兴地领记者在一排排温室大棚里穿梭,大棚内番茄、茄子、青椒长势正旺,“从最开始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的350户,种植面积上千亩,合作社的农户家家盖了新楼房,小日子美着呢!”

灌河穿境而过的河凤桥乡,水美土沃,是商城县传统的蔬菜种植乡镇,素有城关居民“菜园子”的美誉。

以前,该乡大棚蔬菜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市场竞争力不强。如今,在县里扶贫开发工作的引领下,王召林牵头成立了辛店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不断扩大,成片的钢管架温室大棚在广袤的田野中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该县坚持突出产业富民,探索出以龙头企业为树干、以合作社为树枝、以贫困农户为树叶的“产业树”扶贫模式,发展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68家,家庭农场87个,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粮油、茶叶、茶油、食用菌、脱毒红薯和畜禽养殖等为代表的多个扶贫“产业树”,带动农户8万余户增收致富。

“关键还是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该县县长周哲告诉记者,“全县以产业相近或产业辐射为标准,划分6个扶贫攻坚片区,将48个贫困村3.5万贫困人口纳入攻坚区内,实现了产业集中、扶贫连片开发。”

“摘穷帽”更要“拔穷根”――长效机制是保障

3年前,两件大事给大别山深处的伏山乡里罗城村带来巨变:一是脱贫攻坚,村里132个贫困户被一个不落地找出,精准帮扶脱贫;另一个是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交通水利、村容村貌。在广东经营酒店的村民吴从林回乡担任村支书,带领乡亲发展旅游。

通过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带动数千亩茶园、板栗等,效益翻了三四倍,全村132个贫困户也减至29户,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终于在2015年摘掉。

成绩不小,可面对前来调研的县委书记李高岭,吴从林还是讲出了自己的两大担心:一是现有兜底政策保障水平实在太低,担心该兜底的兜不住;二是环绕村庄的800多亩耕地分散经营,成了乡村旅游的瓶颈,担心依托产业刚脱贫的103户返贫。

这也正是李高岭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当前阶段,精准扶贫解决了贫困中个性因素,但消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还得靠扶强村级组织、发展合作经济,真正改变系统性因素,从源头上“拔穷根”。

李高岭给里罗城村支招:由村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将全村800亩耕地分批逐步流转集中到合作社,资金来源可以由村民自筹入股资金、整合扶贫到户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整合村级涉农项目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或是村民以土地入股。这样既让扶贫有了保障,还带动了产业发展。

茅塞顿开的吴从林听后拍手道:“土地集中后就可以实施规划种植,四季有花有果,旅游没有淡季。”

“尽管发展合作经济,短时间看效果不那么明显,但对巩固脱贫成果而言可管长远。每打造一个有合作经济、集体收入的村子,就相当于打造一个脱贫‘保险箱’。”李高岭告诉记者。

近年来,商城县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统揽,创新“扶贫开发+基层党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美丽乡村”的“四位一体”机制,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治标治本,不仅让贫困村“摘了穷帽”,还“拔了穷根”。(8月18日大河报A7版)

内容时间:2016-08-2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