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克难攻坚迈出铿锵步伐务实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马一鸣

2014年,新的经济常态下,带来全新的挑战和转机,回顾过去的一年,行进中的封丘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收获。2014年以来,我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务实发展,着力于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升,以“八项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城乡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交通公路建设年、水利建设年”活动,推动了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务实重干,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县四大班子成员冒寒踏雪,带头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心声,问计于民,为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局性的调研。近两年,为使封丘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我县在工作思路上提出了涵盖工业、农业、城镇化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和谐封丘创建、组织和作风建设、魅力封丘打造以及民生保障等项工作在内的“八项工程”建设。在工作推进中实行了“四大班子合力推进工作机制”,一改过去“定式”,既兼顾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分工,又结合人大、政协班子成员的经历、经验和优势,将“八项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到县四大班子每个成员,形成了县四大班子成员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综合型模块化的工作机制经过2年的探索和试运行,成效已经显现。

工业跨越工程成效显著。突出重点,狠抓县产业集聚区、起重环卫专业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建设,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围绕电子电器、健康食品精深加工、新型节能钢结构建材、环卫装备、生态循环农业五大经济板块,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在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双动力”驱动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截至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8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96.01亿元,实现利润26.35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新签约引资项目67个,总投资143.35亿元。

现代农业振兴工程特色鲜明。2014年以来,我县从现代农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破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力打造农业“十大示范精品工程”,粮食产量达6.36亿公斤,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3.04%,创纪录地实现了“十一连增”,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持续推进“水利建设年”活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实施重点项目12个,清淤、疏浚渠道521公里,扩大、恢复引黄灌溉面积20万亩,有效解决了打通末支渠系“最后一公里”问题。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先进集体。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过去的一年,全县近1.73万人口实现脱贫,作为扶贫主导产业的树莓产业也在全县脱贫的步伐中快速成长。2014年,全县新栽树莓面积1.1万亩,树莓种植面积实现全国最大,形成了生命果、津思味两大龙头企业,实现了集树莓生产、加工、收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11月份,我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树莓之乡”称号。

城镇化推进工程步伐加快。坚持“城乡并重、统筹发展”的思路。今年审议通过了《封丘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完成了19个乡镇总规和11个乡镇控规的编制,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17.8km2,人口12万人,城镇化率33.5%,较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14年,我县投资新建东干道、建国路、工业二路东延等道路,新增里程9.6km。城区天然气建设工程正在入户管网安装,实施了城区排水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在交通公路方面,S219永定线封开路加宽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建设县乡公路8条52.45公里,完成乡村道路建设580公里。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不但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也拉动了内需,增添了县域经济活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稳中求进。强调把尊重群众意愿和因地制宜作为主要工作原则,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整合农发行贷款和以奖代补等各类项目资金,用于李庄新区等社区配套设施建设。2014年,全县新开工建房67万平方米,新入住1919户,新复垦390亩。

和谐封丘创建工程深入推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2014年以来,访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90起,化解率为99%;对9个重大项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求项目建设符合群众意愿。群众安全感指数持续提升。在上半年全省安全感调查中,封丘安全感指数92.31%,居全省第44位。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20余场,参训人员达4000余人,营造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工程扎实开展。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制定了《行政机关公务员一般行政职务任免办法》,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干部监督,实现管理监督规范化、科学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选调县处级干部45人次,参加省、市新《条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培训班;选调8名科级干部和优秀人才参加市“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讨班和“优秀专家政治理论”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受训人员4000余人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严肃纪律、端正作风的制度和措施。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县直单位负责人担任工作队队长并任驻村“第一书记”,完成了61个后进村的整顿治理。强化县直单位党建管理,对县直单位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实行积分制考核,受到省、市肯定,河南省委《机关党建之窗》2014年第一期推广了封丘的做法。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职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魅力封丘打造工程精彩纷呈。2014年1月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题刊发了《心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断腕转型》,对封丘坚持民生至上的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胆略重寻发展之路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5月3日,《河南日报》头版头题刊发了《封丘:现代农业扮靓生态田园》的文章,对我县以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成果大加赞扬。成功举办了世界草地滚球邀请赛暨第五届中国公开赛。举办了“第三届广场舞大赛”、“戏曲大赛”和首届旅游摄影大赛,完成了《树莓托起致富梦》、《大河之洲长寿封丘》等专题片制作,百集电视纪录片《魅力封丘》已累计拍摄完成43集。“长寿之乡”、“四美乡村”、“文明知行五个一”、“社会志愿服务”等主题宣传有声有色,既提高了全民文明素质,又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魅力封丘的打造在树立封丘形象的同时,还进一步提振了士气、鼓舞了干劲。

民生保障工程温暖民心。民生保障最能体现党委、政府温暖,过去的一年,我县从百姓最现实、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问题入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县城乡低保应保尽保,3万多名困难群众生活困难得到及时解决。我县投资3473万元,加快解决13个乡镇、64个行政村7.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就业23.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69.5万人,参合率达到99.62%。实施各类扶贫项目46个,实现脱贫1.725万人。

突出重点、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着力抓好促进封丘长远发展的大事和实事

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用4个多月时间,成功申报了中国长寿之乡,创造了国内申报用时最短的效率纪录。6月19日,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顺利举行,封丘县成为河南省第二届首个中国长寿之乡;启动李庄镇黄河滩区整体扶贫搬迁工程。黄河滩区一直是困扰封丘脱贫的瓶颈,我县经过多次调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李庄镇滩区扶贫整体搬迁思路,在统一思想后积极付诸实施,省“三山一滩”相关政策出台后,更加坚定了封丘广大干部的决心和滩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使李庄镇迁建工作“如虎添翼”。通过积极努力协调,李庄镇3个村已列为省黄河滩区扶贫搬迁试点。目前,李庄新区已建设高层9栋、多层4栋,单体民居103套;举办了两场大型国际活动。3月份,世界草地滚球邀请赛暨第五届中国公开赛在封丘举办,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支代表队参赛。10月份,倡导主办了中国(封丘)国际树莓蓝莓高峰论坛暨中国树莓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国际组织代表、世界种植大国的专家、中国经济林协会等260名专业人士出席论坛。通过活动,提升了封丘形象,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拉近了封丘与世界的距离。

内容时间:2015-01-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