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致富快车"驶向贫困村 透视我省新时期扶贫开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4  编辑:wangximing

扶贫整村推进 贫困村彻底蜕变

2011年,在延寿县延河镇团山村,有一条特别的“步行街”:百余米的小街宽阔平整,路边分别被绿化树带和果树带装点,最“打人”的是路两边的文化墙——小村历史、村规民约、涉农政策、村民风貌、市场动态……所有村民想知、应知、乐知的信息,图文并茂悉数上墙。

在团山村,记者还看到,这里健身广场、村民活动室、免费图书室一应俱全,家家统一的铁栅栏、门楼、玉米架子和硬质边沟,整洁气派, 村道上的太阳能路灯和广场上的健身器材,生动地诉说着这里的幸福生活。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地道的贫困村。2003年之前,全村210户、1000多口人全靠种大豆、玉米过活,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

团山村的命运改变,始于2003年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

“这整村推进太牛了,生产生活一起改变!”村支书常富感触颇深地告诉记者,自打被列入第一批扶持的重点村起,村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都变成了现实。如今,团山村的养殖小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已成了带动农民致富的发动机,仅今年一年,示范园里的3个温室、22栋特色种植大棚,就吸纳200多人次就业。人均创收5000元左右,多的要七八千块。

整合支农资金 集中力量断“穷根”

团山村是幸运的,但团山村并不是唯一的。

延寿县扶贫办主任张亚轩告诉记者,作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1年该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85个,贫困人口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6%。而到目前,85个重点村全部进行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共投入资金8.2亿元,其中有43个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新农村示范村的巨大飞跃,有6万余人实现了脱贫。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85个村投入8.2亿元,平均下来每个村投入近千万元,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何以有如此大的投入能力?

整合——这就是延寿县的法宝。张亚轩说,上级每年投给我县的扶贫开发资金只有1000多万元,相对于全县的扶贫开发任务来说是杯水车薪。为此,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充分发挥扶贫专项资金的引领作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整合行业资源,整合项目资金,整合社会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握指成拳拔“穷根”。

有了钱,曾经愁云密布的扶贫工作豁然开朗。修路架桥、盖房医疗——处处有欠账的农村软件硬件一齐改观。几年间,延寿县通往域外的9条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有55个村屯道路硬化甚至达到了“铺满盖严”水平。

 除了畅通道路,环境改造、农业装备、公共服务等工程同步推进。环境变了,生活好了,农民的心气顺了。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整合发改、交通、水务、林业、国土、农业开发等涉农行业部门资金7亿多元,落实配套资金8000多万元。

建造“致富快车” 拉上贫困农民奔跑

对贫困农民来说,帮他们住上多好的房、给他们多少钱都不是最关键的。

正因如此,解决了“钱从哪来”之后,延寿县瞄准扶贫顽疾,将工作重心转向“致富快车”的打造——建基地、扶能人、壮龙头、强基础,发展特色种养,多措并举搭建致富平台,千方百计让更多的贫困农民登上适合他们的“致富快车”。

新发村是延河镇绿色水稻的主产区,水田面积3000多亩,守着蚂蚁河却借不上力。眼看着粮食市场大好行情,村民们捧着金碗受穷。2009年,县扶贫办整合资金180万元,为这里修建水泥堤水渠2380延长米、硬质灌溉渠4420延长米、还有水闸、桥涵、农田路。

新发村的日子从此变了样——水稻亩产从过去的七八百斤飞涨到千斤以上,村民收入节节高。

原本是万宝村贫困户的张延峰,如今可是全县闻名的扶贫带头人。他创建了“延寿万宝葡萄合作社”,带领40多个贫困户发展葡萄特色种植。不仅如此,他家的葡萄大棚和温室,还成了附近村民转移就业基地——每年光雇工费就发出去五六万元。

从原来的贫困户到扶贫合作社带头人,张延峰的命运改变缘自扶贫开发的帮扶。

如今在延寿县,像张延峰这样专门带领贫困农民致富的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50个,直接带动2000余农户脱贫增收。

在团山村的养殖小区,记者看到,10个标准化养殖大棚整齐气派,错落有致。村支书常富告诉记者,“现在有6户贫困户在这养鸡,一年养两茬挣5万元没问题。”据介绍,村里跟每个养殖户只签两年的大棚租赁合同,两年过后如果致富了,就必须离开这里,把机会让给其他贫困户。

自2008年以来,延寿县依托肉鸡产业优势,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起标准化养殖小区22个,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采取企业+协会+银行+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推进,由龙头企业统一供雏、供料、供药,吸引贫困农民入小区内发展养殖,使这些养殖小区真正变成致富的产业平台。仅此一项,2010年,全县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出栏肉鸡1200万只。


内容时间:2016-04-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