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黑龙江抚远县:“输血”变“造血” 绿色产业平台为农民开启财富门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3  编辑:wangximing

人民网抚远12月16日电(杨海全)隆冬时节,祖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县冰天雪地,到处白雪皑皑,可是在通江乡东红村“东极对俄果蔬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内却绿意浓浓。“以前一到冬天就‘猫冬’,现在每个月少说也有3000元的收入,家门口打工比外出强多了!”在基地正在忙着为西红柿“对花”村民赵手梅喜笑颜开。

抚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祖国东极,紧邻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是对俄出口贸易的“桥头堡”。2014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机遇,以产业扶贫为支撑,不断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针对通江乡土地贫瘠,大田产量不高的实际,立足高寒地区特殊地理优势,争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676万元,县政府匹配资金400万元,整合农业开发办资金500万元,总投资1600万元,在通江乡东红村建设了“东极对俄果蔬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开发四季瓜果、蔬产生产项目,为抚远县大力发展四季果蔬生产拉开了序幕。

东极果蔬基地总经理施文有介绍,2014年9月基地建成投入生产,一期12栋温室大棚按实验要求种植了不同的果蔬品种,包括黄瓜、西红柿、彩椒、豆角、茄子等蔬菜和特色瓜果,各温室实行吊挂种植、深沟双行种植,二层种植均为小叶菜、棵类菜等。各类果蔬生产采用新技术、引用新品种、打造新品牌,实现了四季生产。预计到2015年年底,新一轮反季节蔬菜上市后,每栋温室大棚可获得纯收入15万元,净利润可达123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增收3万元。

利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激发了当地农民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也给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当时接手果蔬基地时,抚远县扶贫办就为施经理下了“任务”:三年内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若干,种植能手300人,懂技术善经营人才70人。当前,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而在抚远县扶贫办主任武长才看来,果蔬基地不仅仅让老百姓脱贫致富。“一是改写了抚远冬季不能生产蔬菜的历史,丰富了当地市民冬季的菜篮子。二是突破了过去农民春种秋收、冬季半年闲的生产局限,开发了新产业,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路。三是培训了新型农民,更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收入来源由过去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为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武主任说。

据介绍,抚远对这个产业项目有4个预期:一是通过这个项目的示范带动,指给贫困农民一条致富路,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二是通过基地这个平台,培训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蔬菜产业带头人,为下步做大果蔬产业助力;三是通过企业化运作,打开本地市场,开拓俄罗斯市场,为引领农民经济合作社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奠基;四是扩大产业规模,谋求对俄出口,实现精准扶贫,整乡推进,力求3年内,将通江乡打造成为俄远东地区的蔬菜供应基地。

除了继续开发建设四季果蔬生产项目,该产业做成抚远的支柱产业外,抚远县产业惠民项目还有很多。开发“赫哲族风情渔家乐”乡村旅游项目。依托祖国东极、大界江、大口岸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采取“旅游公司+农(渔)民+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方式,大力开发旅游产业,让更多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经营,让当地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就业、创业与发展机会。实现以旅游扶贫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的扶贫开发新样板。实施“规模化菌类养殖项目”。针对抚远水稻生产育秧大棚春后大量闲置的现实,实现二次利用,扶持当地农户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大力发展大棚菌类养殖。目前,前期试验已经获得成功,项目前期论证已经完成,项目科技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群众积极性高助。大力实施特色貂、貉养殖项目。依托北方寒冷利于养殖貂、貉等毛皮动物的地缘优势,借助现有的养殖基础,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貂、貉养殖合作社,开发特色养殖项目,扩大扶贫范围,追求扶贫项目区域内受益面全覆盖。通过项目拉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施精准扶贫,到2020年,不仅要实现全县1500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还要让80%以上的人口实现小康。


内容时间:2016-04-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