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河北滦平探索扶贫模式:有机蔬菜进京津首都资金引下乡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编辑:wangximing

  “唐乡”是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通过租用“空心村”闲置房屋,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经过翻修与艺术加工,于2015年打造成“外朴内雅” 极具乡村特色的精品院落,供游客体验乡村生活。

  在“唐乡”建设前,外出务工是苇塘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720人,常年在家的不到350人,且多是老人儿童,平常闲置房屋达60户,闲置率超过35%。随着“唐乡”的建设,苇塘村变得不一样了。

  “‘唐乡’项目一落地,就与村里协商,要把撂荒地建成采摘园。”苇塘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平告诉记者,他们村已经发展中草药种植园1500亩,建设有机果品采摘园500亩,打造了黄芩谷、百药园等多个观光景点,年增收80余万元。黄芩除了药用,叶和茎还可以做茶。苇塘村合作社还引进茶生产和药材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拓宽致富门路。“我家的5亩黄芩去年仅卖叶尖就赚了4000多元。”

  为了加快脱贫步伐,滦平县大力引进“京”字号资本,推进了一大批富民强县的大项目、好项目。近年来,该县共签约落地文化旅游、钒钛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食品医药深加工等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达到323.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

  “京”字号项目在滦平落地生根,为当地农户脱贫提供了持久动力。在北京振发新能源丰城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现场,负责人柳国俊告诉记者,他们利用滦平县金沟屯镇下瓦房村的1300亩荒地,建起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去年年底已有4.2兆瓦并网发电。企业与村民签署了土地租用协议,荒地每亩年租金1000元,贫困农民有了固定收入。(记者李巍)

内容时间:2016-03-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