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结对帮扶效果较好。该县采取“一部门一村”、“一部门多村”、“一干部一贫困户”、“一干部多贫困户”等结对方式,帮助农村经济薄弱、信息化落后村加快宽带、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步伐。通过县里统筹,驻村干部的联系、对接,帮扶了贫困解决了小康路、信息路建设等问题。截止目前,该县各乡镇村级(居)电商综合服务点已落实9个,将台烈镇颇洞村(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县级村店重点打造;80个行政村通柏油路或硬化路;73个行政村通宽带网络,33个村4G网络覆盖。
二是培养了农村电商人才。该县将农村互联网人才培养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一方面是通过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使我该驻村干部、乡镇主要领导、村两委及农村青年1500余人初步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其余电商使用人才和电商从业人员将于12月通过多渠道完成培训。另一方面是驻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负责将互联网技术宣传到户。在平时驻村工作中,既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当好政策宣传员,也要传授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电脑基本技能,演好技术传播者。通过培训、学习,截止目前,该县90个行政村都有互联网人才,为“互联网+扶贫”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将扶贫工作的效益持久化,增加影响力。
三是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该县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出台了蔬菜、稻鱼、三穗鸭、优质果品等专项产业发展规划,安排了500万元发展三穗鸭、200万元发展时令鲜蔬。同时,整合资金3000余万元,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建立了蔬菜、稻鱼、三穗鸭、优质果品四大基地。今年以来,该县农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三穗酱鸭、山妹子金秋梨、黄秋葵、灰碱粑等农特产品,总收入超过900万元,比去年增加近4倍。
四是发扬了农村传统文化。结合县内资源、交通物流优势,坚持将三穗特色的农特产品、传统工艺产品、刺绣等产品品牌化,充分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例如,黔森源公司杨杜娟把三穗竹编入网,通过网络销售,线上每月订单达2300笔,月销售额达到四万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仅传承了民族非物质文化,而且也解决了村里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将该县农村传统文化和网络结合,把三穗本土特色产品销售出去的同时,也把外面优秀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引进来。
五是搭建电商扶贫新平台。如今年8月份,该县长吉乡长吉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举办了第一届品评推介会,长吉村副主任杨光凤将凭借会的视频及时的分享到朋友圈,通过朋友的口碑营销,长吉红阳猕猴的名声鹊起,后来长吉村多位群众积极的在微信上宣传猕猴桃,经初步统计今年该乡通过微信联系并购买红阳猕猴桃的客户打40余人,销售猕猴桃近1000斤,价值1.5万元。
内容时间:2015-12-1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