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作者:黄光启   发布时间:2016-04-03  编辑:wubo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水城县现状,分析了水城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优势和存在问题,从四个方面对水城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关 键 词〕新农村  建设  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水城县辖33个乡镇37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20个,温饱村138个,小康村14个。全县总面积3584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农业人口71.3万,占96%;境内有汉、苗、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万人,占43.2%;耕地面积80万亩,人均耕地1.1亩,其中人均占有基本农田0.4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城县委、县政府根据“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三种类型明确了39个建制村为全县试点示范村(其中省级试点村2个,县级试点村4个,乡级试点村33个),建立了副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明确了25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抓39个试点示范村工作,在全县支农专项经费中明确了10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抽调了26人组建了两个规划组,目前,已完成蟠龙乡沙坡村、纸厂乡前进村等两个省级试点村规划工作。   


二、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优势

(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水城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促进了水城县以煤炭为主体的资源建设开发,使水城县进一步明晰了以煤化工为主体的重化工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构建“四个工业组团”的发展战略。目前,随着发耳电厂、发耳煤业、玉舍煤业等一批重型工业的相继启动,水城县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创收后劲不断扩大和增强,实现以工补农将成为可能。二是“珠防、长治”工程有力地推进了水城县的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环城绿化、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为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水城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切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农村变化形势喜人,农民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一是农村交通有了新变化。围绕“两纵两横”公路网络骨架,加强了东接六枝、安顺,南接盘县、普安,西接宣威、威宁,北接赫章、纳雍等大通道的改造,新改建通乡公路112公里,提高了公路质量,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2个乡镇通油路。二是山、水、林、田治理有了新举措。累计完成坡改梯7.36万亩,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3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50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7%,比“九五”末提高了7.5个百分点。三是扶贫攻坚有了新突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1亿元,解决149个村、13.37万人、5.51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移民搬迁和民政安居工程5942户23768人,使4.09万人越过温饱线,净减少低收入人口11.73万人。四是人居环境有了新改观。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随着茅草屋改建工程、沼气工程及“五改”(改厕、改路、改灶、改橱、改圈)、“三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农户的居住质量。五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民主法制等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两基”提前一年通过省验收,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2.8%,村民自治逐步推进,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29元,比2000年增长42.7%,年均递增7.4%;以种子工程为龙头的“两杂”良种种植普及力度加大,粮食总产量达24.29万吨,比2000年增加2.41万吨;烤烟、马铃薯、茶叶、生姜、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到28.4%提高到38.1%(90价),提高9.7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进展。百车河无公害蔬菜已经省专家认定,基地规模达5000余亩,覆盖蟠龙、阿戛等5个乡10个村,受益农户达2000余户;发耳、米箩的科技杨梅、猴场的猕猴桃等基地已初具规模,开始产生示范效应。姜业公司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茶叶公司、奔牛食品公司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建成了兴隆养鸡场、隆华食品厂、荷城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功能明显增强。  

农民增收的渠道逐步拓宽。一是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逐步提高。农民从事农村工业和商贸、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增收空间逐步拓宽。二是外出就业收入逐步提高。2005年输转2.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亿余元。三是从产业化经营中实现的收入逐步提高。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现了农牧业生产环节的“零税赋”。2005年,全县农业税减免总额达866.7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农业生产“三补贴”政策。近两年,兑现补贴资金497.7262万元。三是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累计粮食兑现面积47.3万亩,兑现粮食1418万斤,现金兑现面积12.6万亩,兑现现金2893.7万元。四是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去年,全县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9052万元,22.9万名贫困学生受益。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信心鼓足了动力。  

农村旅游经济初显成效。成功申报国家级玉舍森林公园、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及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新建了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天生湖旅游区、罗米期度假区、阿勒河风景区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0余万元,旅游服务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水城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一是乡村公路等级低。11个乡未通油路;村级公路质量差,维护投入不足,均属季节路。二是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未普遍解决。三是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脏乱差问题突出。以“改院、改水、改橱、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进度缓慢,脏、乱、差现象未得以有效治理,人畜混杂、污水乱倒、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的现象非常普遍。四是农村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公共设施缺口大,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于需要。  

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缓慢。一是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程度低,产品不特,效率不优,规模不大,种植零星分散,增收缓慢。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耕作方式粗放,传统农业、季节性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提高增收水平。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条未形成,生产、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相互脱节,造成利益分割,收效微薄,以至种植、养殖示范项目基地辐射功能不强,发挥不了龙头作用。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驾驭市场能力不强。全县农村种植、养殖协会组织松散,凝聚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走势不能客观把握,以至生产的产品不能与市场需求形成合理科学的效益对接,季节性产品多,反季节性产品少,卖不出钱,增收慢。  

贫困面广量大,扶贫工作难度大。全县现有220个贫困村,共有贫困人口8.7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1.86%。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担子重。  

发展不平衡。全县372个村由于区域分布和能源分布不同,发展不平衡。毗邻城区的城郊村、位于交通主干沿线的一线村、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村、有煤炭企业入驻的煤炭村,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这类村占全县村数量的20%;地处边远的纯农业村,发展相对缓慢。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低。全县农村人口占96%,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8.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很低,劳动力水平低、综合素质差,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影响收入的增长。  

农村基层组织造血功能低。一是村两委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相当一部分村两委负责人年龄在48岁以上,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一部分还是小学文化;三是两委班子“双带”能力不强,许多村干部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工资报酬低,后备力量薄弱,特别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纯农业村,无人愿当村干部。因此,存在“不愿干事”、“不能干事”“无人干事”的问题。   


四、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前提,管理民主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而又系统的工程。水城县地域广,山区多,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建设社会义新农村,需要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五大产业”(种植、养殖、采掘、加工、旅游),抓好“三个提高”、“三个突出”。一是提高“两杂”良种种植面积,突出烟、姜、茶、果、蔬、药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二是提高草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突出品畜良种在养殖业中的发展;三是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立足特色农业,加快“四个调整”。结合各乡镇村的实际,利用资源优势,抓好“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加快“四个调整”。一要把规模“调”大。通过基地示范、组织牵引、协会带动,引导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经济规模化。二要把产业层次“调”高。通过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小额信贷支农资金,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实现产品结构向深加工转变。三要把产品“调”优、“调”特。在名、优、新、特上狠下功夫,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四要把土地“调”活。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互换、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立足市场导向,解决“五个问题”。据市场抽样调查,市区的农产品消费源于水城县的不足20%,水城县农产品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坐地消费。要壮大本地农业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需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解决农业信息化问题。要尽快完善农村网络信息建设,充分使用好农村远程教育、农经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决定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取向。二是农业的市场化问题。要引导农业与市场对接,按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按市场变化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三是解决生产的专业化问题。要整合一切支农资金,鼓励农民多渠道投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等薄弱环节上下工夫,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及利润率。四是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要引导农民组建农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组织作用,提高本地农业产品销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五是解决产品的品牌化问题。以百车河无公害蔬菜基地载体,着力在反季节、贮藏、加工、包装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造好“凉都”蔬菜系列品牌;以姜业公司、茶叶公司为龙头,进一步做强“凉都”茶叶系列品牌;以科技杨梅、猕猴桃为带动,进一步树起 “凉都”水果系列品牌。立足现代农业走势,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农户”、“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一要尽快通过解决基层组织中“不愿干事”、“不能干事”、“无人干事”的问题,提高支部的战斗力,引导好农业协会发展,把协会建在农民最需要的项目上,建在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上,建在农民最能增收增效的项目上。二要通过协会来集聚生产要素,推进农民组织化、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实现“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联体模式,协会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招商引资,组建农业公司,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对等模式,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三是抓好农技服务推广体系。进一步整合涉农部门力量,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二)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着力“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和信息化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通乡油路改造,实现村村通公路,提高通村公路的纵深通达率;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电视、电话、广播等网络信息的覆盖率。二是加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建设。结合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加强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结合病险水库固堤加修、排灌及小水窖工程,进一步完善人畜饮水设施。三是加强环保节能建设。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立足点,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寨绿化“三化”工程和茅草屋改造工程,加大整脏治乱力度,整治“脏、乱、差”现象,营造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推进“畜-沼-种-养”的循环配套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加大节能灶的普及力度,确保农户增效节支。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村卫生室及配套建设,提高村卫生员的业务素质,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救助、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贫困人口救济等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的公共福利水平。在城郊村镇和省2个、县4个试点村,要率先在最低保障、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突破。  

实施“三项工程”。一是扶贫攻坚工程。一要整村推进,重点突出,把重点放在220个贫困村,放在少、边、穷村寨。二要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与治懒扶愚、育人扶志相结合,克服等、要、靠的观念;与移民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打破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制约,改变生存方式;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提高生存能力;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帮助他们寻门路,找出路,发挥作用,提高生存本领。三要城乡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要从项目、信息上扶,乡镇要从政策、机制上引。四要持续增加扶贫攻坚的后劲,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从根本上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努力提高贫困村寨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遏止返贫。二是民用煤供应工程。在煤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和不准私挖乱采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民用煤的供应,加大投入,完善补给供应机制,真正从源头上予以解决。三是移民搬迁工程。要制定移民规划,落实移民安置政策,妥善解决因地质灾害影响或生存环境恶劣的村寨农户的搬迁安置工作,做好安置区耕地户口转移、生产地日常管理等服务工作,力争使生态移民“走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三)以素质为关键,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

完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重点培训。组建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开辟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农经网站下载课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完善人才培训机制,重点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队伍,一批农民技术员队伍,一批农产品营销队伍,一批能工巧匠队伍。  

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认真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广大群众学习农业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我县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二是结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诚信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诚信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强化工作措施保障,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畅通渠道,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立足“四个工业组团”的发展思路,加快水城煤-电-化、煤-气-化的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二是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立足双水新城区和玉舍、发耳小城镇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增强城市支持、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三是建立增加投入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格局。

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在扎实搞好省两个、县四个试点村的工作的同时,要尽快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具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毗邻城区的滥坝、双戛及百车河一线等的乡镇村,应以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以实施“菜篮子”工程为基础,着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打造蔬菜品牌,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型新农村,同时,打造以“农家乐”为主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及生态农业型新农村。在交通便捷及商品传统聚集的乡政府驻地村,建立流通贸易型新农村;在林草荒山多、生态植被好的偏远山区乡镇村,建立禽畜养殖新农村或中药材新农村;在北盘江、发耳、猴场等低热河谷一带的乡镇村,建立水产、水果型新农村;在旅游资源潜力大、民族风情浓厚的乡镇村,建立旅游观光型新农村。  

注意“五个”防止。一要防止搞简单化。不能把建设新农村简单理解为建几个新村、修几条马路、盖几处新房。二要防止急功近利,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根本,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使农民得到实惠,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得到持久的动力支持,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不求长远发展,短期内集中财力刻意推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三要防止搞包办。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传统风俗习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不要行政指令,一揽包干。四要防止盲目性。建设新农村,要抓好开局,从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防止盲目蛮干,揠苗助长,尤其不能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五要防止一刀切。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人文历史差异很大,所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研究 2006年 第十期)

(作者系水城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时间:2016-04-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