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盘县对目前扶贫项目资金投放使用效果的调查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0  编辑:wubo

近年来,盘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加强扶贫资金的捆绑使用,强化基础设施,注重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精准效应,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十二五期间,盘县共争取上级(含大连、攀钢帮扶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3亿元。2015年全面推进7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截至11月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4.95%,较去年下降4.7个百分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17万人,占计划任务的98%。为切实精准管理资金,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通过重点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地区“开路”。2015年,全县共整合扶贫资金约3383.57万元用于水、电、路、房、寨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768.8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建成民用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78套(3千瓦77套,1.8千瓦1套),扶持农户103户325人(贫困户18户43人),按每栋建筑3千瓦计算,每户年收入可增加3700元。整合750万元建成机井30口,投资158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整合1067.77万元建成通村通组公路46448.5米;整合650.8万元建成农家旅馆40栋,实施异地移民扶贫搬迁208户;整合757万元在13个村完成乡村旅游小康寨项目。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点好灯,开好路。

(二)注重特色产业发展,让贫困人群“搭车”。一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全县“三变”改革试点园区已发展主导产业核桃5.8万亩,蔬菜1.37万亩,刺梨10万亩,茶叶4.57万亩,油茶6.35万亩,精品水果2.89万亩,中药材1.64万亩。2015年,全县实现24.56万亩土地资源变股权,11214万元财政资金变股金,14.8万名农民变股民,通过“三变”脱贫3750户9439人。二是大力实施“1户1技能”三年行动计划、“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6158人。同时将89名能人培养成村干部,126名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人。通过能人带动和技术引领方式,切实让缺资金缺技术的人群搭上“三变”改革这趟“顺风车”。


制约瓶颈


(一)扶贫资金的问题

1.扶贫资金有限。我县是贵州省唯一没有被纳入“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在农村交通、水利工程、教育卫生等方面得到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相应减少。同时,我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646.98平方公里,有25度以上坡耕地88万亩,属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扶贫任务仍较艰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在贫困地区较为突出。

2.整合资金困难。当前,各部门存在着扶贫职能的交叉与资金多头管理的情况,县相关部门都有涉农项目资金,承担着扶贫的责任,各部门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程序,扶贫部门整合资金难度较大。

3.使用效益不高。农村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农户需求五花八门,扶贫项目受类型限制不能面面俱到,部分项目的投资和技术门槛也增加了精准扶贫目标瞄准的困难度。

4.资金投向分散。当前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是投向种植、养殖、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投向零碎、分散,项目的后续产业成本和资金缺口贫困农户承担困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技术人才的问题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是保障盘县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目前,盘县正处在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关键时期,在技术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多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也较低,缺乏一定的技术技能,有劳动力,缺领路人。二是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居多,既缺劳动力又缺领路人。总体而言,贫困地区主要还是缺乏带领农民闯市场、发家致富的能人好手。


几点思考


(一)深化改革,创扶贫工作新态。进一步完善清产核资、“两权”抵押、产权交易等相关制度和平台,不断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参与“三变”改革的投入模式。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整合资金创设“贵扶贫”、“惠农贷”、“惠工贷”等金融产品,农户可通过小额信贷参与“三变”,由财政扶贫资金给予贴息。

(二)完善制度,建资金捆绑平台。整合扶贫、水利、农业、财政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部门资金、社会资金捆绑使用,成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整合工作。同时建立整合资金监管系统,使用明细网上公示,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力度。

(三)加大投入,拓人才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农村贫困学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素质。设立贫困地区人才津贴和人才引进补助等,进一步提高人才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教育、卫生服务、文化娱乐等资源均衡发展,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创业。

(四)加强防控,保扶贫长效稳定。做好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后续发展工作,延长产业链。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引导缺资金、缺技术人员脱贫致富。允许财政扶贫资金建立产业风险防控基金,对产业出现风险或失败后,对贫困农户进行重新扶持或引导产业转型,确保农户不会因为部分产业风险因素而转贫。

(五)抓实后续,解扶贫后顾之忧。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回访复查及后续发展的落实监管,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针对县级财政资金短缺、县级层面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脱贫摘帽”后政策被削减的问题,建议省级将盘县纳入滇桂黔三大连片特困规划,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在项目资金整合方面给予盘县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承诺,恢复“摘帽”乡(镇、街道)、村(居)相应的扶贫项目和政策,切实解决扶贫的后顾之忧。

内容时间:2016-04-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