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平塘文化事业慨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平塘是一个汉族、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县各族人民在创造有形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舞蹈、民歌、民间神话故事、曲艺、剪纸、雕刻、刺绣、民间工艺品等艺术和礼仪节庆、节日等民俗活动。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复苏。特别是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文化的日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市场的繁荣,我县一些有一定经济效益、又有审美价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各自的形态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也随着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推进,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挖掘和保护工作从官方到民间两个层面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民族民间文化

平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民族歌舞。千百年来,平塘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不仅用勤劳的双手,驱除贫困落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各民族瑰丽斑斓的民间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乡土气息,并世代流传。布依族舞蹈素以柔美风格著称,苗族舞蹈以健美风格灼目,毛南族舞蹈则侧重诙谐情趣,这些民族歌舞各领风采自成风格,散发着浓郁而淳朴的泥土芳香,代代相传。

布依族民间歌舞,代表性的舞蹈有《粑棒舞》、《竹杆舞》、《刷把舞》、《织布舞》、《响篙舞》、《粑槽舞》、《花包舞》、《簸箕舞》、《甘豆花》、《狮子舞》、《花帕舞》等。县文化馆多年收集整理,组织民间歌舞队参加国家、省、州、县调演,多次获奖;1999年文化馆以《粑棒舞》、《簸箕舞》多素材编排了《粑棒乐》参加贵州省第四届民运会荣获表演项目第二名,同年代表贵州参加在拉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民运会荣获表演项目银奖。

布依族群众喜欢唱歌,过去在劳动生产、喜庆节日或在情人幽会的月夜,都会唱起山歌。如塘边、克度、掌布每年“六月六”都要自发组织布依歌会。

苗族民间歌舞。平塘苗族民间歌舞主要分布在新塘乡、大塘镇、塘边镇毛草坪、鼠场乡孔王庙、卡罗乡及牙舟镇、谷硐乡一带。主要代表性舞蹈有《红鼓舞》(又称夜乐舞),《跳芦笙》、《咕噜跳月》、《打草舞》、《铜鼓舞》、《斗鸡舞》、《打粑舞》、《皮鼓舞》等。常见的苗族舞蹈喜用芦笙、铜鼓、皮鼓伴奏和表演。

毛南族民间歌舞。毛南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在卡蒲毛南族乡、者密镇六硐一带。代表性节目有《打猴鼓》、《拦门歌舞》等。《打猴鼓》舞主要用在丧葬礼仪中搞闹场的一种舞蹈。《拦门歌舞》则是迎亲时,由男方家组织迎接老外婆进屋时的一种礼仪表演,用歌伴舞,动作即兴发挥,诙谐活泼。

2、民族节日。平塘县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其节日有歌节、跳月节、迎春节、清明节、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火把节等,同时也过汉族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各民族往往渗入本民族自己的内容,使其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3、民间工艺。平塘民间工艺主要有:编织、刺绣、蜡染、牙舟陶器、石刻、木刻、剪纸。

平塘的编织传统技艺,在省、州有一定的名气。著名的克度藤编,编制的沙发、茶几及其他藤编用品远销省内外。克度细篾斗笠质地坚韧,篾条薄如纸、细如丝,色泽金黄,编织工艺精湛,花纹图案美观大方,又富于变化。大塘、克度、摆茹、四寨的妇女在自制的织布机上编织成各种花样的土布可制成床单、被面等用品。布依族妇女最喜欢用绣花来装饰自己的服装、荷包、头帕、被面、帐帘和背带、鞋垫,除绣花外,还喜欢绣各种人物、鸟兽和其他图案及文字。苗族妇女除了挑花刺绣技艺外,还有一道绝活,就是每个苗族姑娘从小就会缝制自己的服装。

牙舟陶历史悠久,产品风格独特,釉色以黄、绿、紫、褐为基调,互相调配成多种色釉,造型厚重、简朴、别具一格,特别是传统龙窑烧制产生的裂变效果,堪称一绝。

4、民族建筑。我县布依族、苗族、毛南族过去基本上是居住木结构楼房。特别是雕刻的木质窗花、屋檐、石刻,特色鲜明,令人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居住的楼房大多改为砖混平房。

5、民间器乐。布依族民间乐器主要有姊妹箫、闷笛、竹笛、短箫、唢呐、大号、木叶、二胡、大胡、凤凰琴、胡琴、月琴及打击乐铜鼓、皮鼓、锣等。最有代表性的是克度镇播瓦寨民间艺人杨忠培的姊妹箫吹奏艺术,他演奏民间乐器四十多年,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远近闻名,特别是他表演的“双唢呐昌烟”、“鼻孔双箫”、“双簧演奏”、“手脚倒写字”、“走钢丝吹奏”、“倒立弹琴”等绝技绝活令人惊叹不已。1996年赴上海浦东“中华民族大观园”商业性演出一年多,上海媒体和中外游客称他为“民乐巨星”、“中华一绝”、“旷世奇人”;并多次参加贵州省艺术节和省、州文艺调演。塘边镇打鸟村的李让斌,在长期从事民乐演奏中,研制了一种新型乐器“百鸟朝凤”,即一人表演,用嘴、手、肘、脚同时演奏二胡、凤凰琴、唢呐和小鼓等乐器,象小乐队在演奏,很受群众欢迎。清水、克度流传一种由八、九个人组织的“八大行”民乐演唱组,主要演奏的乐器有笛、唢呐、二胡、月琴、胡琴、姊妹箫等,边弹奏边演唱,生动活泼,深受欢迎,也叫“八音弹唱”。苗族乐器大致分成两大类,即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是铜鼓和皮鼓两种,管乐器主要是指芦笙,另外还有芒筒、竹箫、唢呐、大号等。

6、口头文学。平塘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很丰富,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至今,反映了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口头文学作品主要有:布依族的《嘎松遇仙》,流传于大塘镇、掌布乡等地。《少灵斗土司》、《太阳·月亮和星星》,流传于塘边镇一带。《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喜鹊和青蛙的胸腹为啥是白的》,流传于大塘一带,《拉龙石与望娘滩》,流传于塘边、平湖一带。苗族的主要有《虎头帽》、《跳月的来历》,流传于新塘乡一带,《石苗女》,流传于鼠场乡。毛南族的主要有《“佯黄”的来历》、《火把节的由来》、《荞子、麦子与笋子、豌豆》、《人、龙、虎和房子》,《“打猴鼓”舞的由来》、《狗撵耗子》、《猫与虎》、《报耳神》、《懒人遇盗》等,主要流传于卡蒲、者密、大塘一带。

(二)文物古屯堡

我县在2007年至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80处,复查原掌握的31处,其中1处(翁干大桥)已消失。目前有文物110处,其中古遗址12处,古墓葬15处,古建筑21处,石窟寺及石刻3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0处。

在县境内,现仍遗存有众多的以石头垒砌的古屯,老百姓称之为营盘。遗存的这些古屯,见证了平塘乃至贵州发展的历史,是贵州古代史的实物佐证之一。

1、古营盘的分布。在平塘众多的古屯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克度镇、塘边镇、通州镇一带。在塘边、克度霸王河两岸山上,分布有数十个古屯,其中现在有确切名称,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麻翁古屯、流合台屯、摆哨屯、板杰屯、巨木屯、蛇屯、太和屯、宋家屯、斗蓬屯、栗木屯、磊落岗屯等。这些古屯均建于山顶,以石头垒砌而成,坚固雄伟,面积大小不一,小的百多平方米,大的上千平方米。古屯石墙因地势而建,高的10多米,厚1米多,屯内墙修有巡逻道和观察孔,有的还分别建有炮楼,修有蓄水池等日常生活设施。遗存的这些古屯,建筑年代至少始建于明代而止于清晚期,大规模修建应当为清中期。明清时因农民起义,战争频繁,是大规模修筑古屯堡的主要原因。

2、古营盘的现状。调查中发现,现存的古屯堡基本上没有一个保存完整的。原因一是绝大多数古屯堡都是毛石干砌,结构差,因年代久远自然垮塌;二是附近村民在古屯堡内开垦种地等活动,有人为搬动屯堡石头现象;三是古屯堡附近村民对古屯保护意识差,有的村民在古屯上取石建房。保存相对较为完好的是通州麻翁古屯堡,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麻翁古屯堡约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城堡呈椭圆形状,依山而建,地势高而险。城墙全用青条石砌筑,石灰浆砌,结构坚固,城墙上建有西、南2个炮台,在东门旁和南门后面建有2个防御碉堡,城内还有堆放物资的石坑2个(地下室),屯堡内遗弃的“大将军”、“二将军”古炮数门,在大跃进时期全部被毁。由于该屯堡地理位置险要,建筑工艺细致,宏伟壮观,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观光。麻翁古屯堡有很高的建筑、民族文化、军事等科研价值,同时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的完整,是旅游开发、观光休闲的好场所。

3、古营盘的保护。近几年来,我县在开展对古屯堡的保护上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在古屯堡所在地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村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二是调查掌握古屯堡的各类数据,包括音像资料等。三是依法对有价值的古屯堡进行保护。麻翁古屯堡2001年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摆哨营盘遗址2011年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目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化股:主要协调全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文化站、文化室工作;负责起草涉及文化建设的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负责全县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协调和对外交流;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常事务、信息收集和档案整理。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6个,艺术表演场所2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

内容时间:2014-04-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