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这边风景独好——看雷山县山地旅游扶贫致富一方百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04  编辑:

阳春三月,暖阳洒落在雷山县郎德苗寨,38岁的妇女潘盛叶忙着装修自家的“农家乐”。

“呲、呲、呲”的刨木声和“咣、咣、咣”的锤铁声此起彼伏,潘盛叶和她请来的三个木工正在对自家的农家乐进行着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农家乐接待能力在100人左右,比以往多接纳40余人。

潘盛叶揩把热汗兴奋地说:“随着凯雷高速的开通,前来苗寨的游客不断增多,今年预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比以往多近一倍。”

像潘盛叶这样靠乡村旅游扶持发家致富的,在雷山就有1万多人。

据悉,“十二五”时期,雷山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45万人,其中,依靠山地旅游产业脱贫人数就达近三分之二。

雷山,因雷公山而得名。

100多个民族村寨在雷公山腹地依山傍水而建,文化旅游资源在山上,雷山后发优势和后来居上的信心和底气也在山上。

“雷山开发得较晚,积淀着两千多年来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星光闪烁’,这就是我们发展山地旅游扶贫富民的一块‘金字招牌’。”县长袁刚说。

思路确定,“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三大战略齐头并进,五年来整合资金近16.4亿元,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578.6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5.52%。目前,发展600余户农家乐,从事旅游行业人数近1万余人。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声名鹊起,仅西江苗寨每年接待游客量就达300万人次。

旺盛的人气,给雷山打造山地旅游“升级版”带来了新机遇。

雷山顺势而为,提出“全县景区化、全域旅游化”的新概念,划分三条战线突围,以西江千户苗寨为核心的环雷公山古苗疆走廊,以大塘、望丰两乡镇为重点茶旅一体的经济带,以雷公山景区为突破口的生态、康体、旅游共融的经济共同体,全县基本形成以山地旅游为轴心的“农文旅”一体化大发展格局。

园区聚产,精准发力,“农文旅”共融共生,是雷山做大做强山地旅游扶贫的又一制胜“法宝”。

随后西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郎德民族文化旅游园区、蚩尤(陶尧)文化园、“九十九”生态茶产业园区、雷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等含盖现代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园区等相继建设和投产,发力强劲。

被列入省级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九十九”生态茶产业园区,着力推进农旅茶融合发展,目前园区建有茶叶基地5.8万多亩,种植青钱柳、绞股蓝、白芨、黄精等中药材5000多亩,黑毛猪、林下鸡出栏6万头(只),惠泽新桥、掌批等6个村,受益农户达500户,每年前来园区体验农耕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雷山围绕山地旅游来布局和谋划脱贫攻坚,做到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着力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经济品牌,实现差异化山地旅游大扶贫发展,辐射和带动全民发展,全民受益,全民脱贫。”县扶贫办主任唐济林说。

雷山以山地旅游为轴心,辐射带动当地农民积极发展茶叶、中药材、林下鸡、黑毛猪等特色种养业,带动6万农民脱贫致富。仅茶叶就发展基地15.7万亩,受益群众1.6万户4.6万人,去年实现茶综合产值达9亿元。

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及凯雷高速公路开通,昔日地处偏僻的雷山瞬时变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的“桥头堡”,便捷的交通,缩短了雷山与世界的距离,雷山县发展山地旅游劲头更足。“把雷山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井喷式’增长。”对于“十三五”的规划设计,县委书记黄清发信心满满的。

内容时间:2016-04-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