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贵州省黎平县一个高山村落的扶贫战略
作者:吴志培   发布时间:2016-04-19  编辑:wubo

扶贫开发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针对登杠村发展现状,黎平县肇兴镇党委、政府经过实地调查,入户了解,广泛听取群众意愿,从消除该村贫困、保持稳定,真扶贫、扶真贫,调整优化该村经济结构,增强该村自身造血功能等方面出发,认真落实扶贫攻坚战略。


“上紧发条”,村情记牢。


自然地理与人口。登杠村位于黎平县肇兴镇政府驻地东北11公里处,地处高山,海拔1010米。辖4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304户,1382人,侗、苗族聚居。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最冷时间为1-2月,月均温分别为4.3℃和5.6℃;最热的时间为7-8月,月均温分别为25.9℃和25℃。降雨主要发生在5月和6月,其次为4、7、8月,其他月份有零星降雨,年均雨量为1100㎜。冬季降雪虽少,但阴冷时间较长。全年最高气温不超过31度,通风自然,气候凉爽,为肇兴镇天然的避暑胜地。


基础设施。通村公路一条,有效路面4米。公厕1座,垃圾焚烧池3个,村委会1栋,村卫生室1所,建成排污沟1300米,待建停车场2处,容纳车辆近80辆,太阳能路灯102盏。水塘一口,宽60多米,长400多米,水位最浅处达1米深,总面积30余亩。消防泵3台,消防栓30个,水袋20根,枪头10个,防火线3条。


教育办学。有小学1所,学生102名,其中学前班1个学生39名,一、二、三、四年级各1个班学生63名。全校公办教师3名,聘用教师和工勤人员各1名。


资源概况。国土面积9030亩,其中耕地面积908亩(水田594亩,旱地314亩),森林资源面积6319.2亩(乔木林地5352.5亩,油茶林730亩,宜林荒山荒地236.7亩)。全村森林覆盖率67.3%。


农业现状。土壤肥沃深厚,质地疏松,无污染源,立地生态,排水性能良好。虫情发生率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作物为水稻,油茶、脱毒马铃薯等。


文化基础。民族民间祠堂1座,戏台1座,鼓楼4座,风雨桥一座,全长50米,寨门3座,民居木质吊脚楼295户。


服饰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侗族大歌、拦路歌、敬酒歌、多耶、侗戏等,服饰款式、装饰、图案、工艺,银质饰物等,五彩缤纷。


形成产业。建成油茶基地730亩,茶业基地30余亩,脱毒马铃薯200亩余。


贫困人口。全村共有贫困户72户,贫困人口214人,其中五保户4户,4人,因病3户3人,因残3户3人。贫困小学生13名,其中在登杠村小学就读的有7名,肇兴中心小学就读的有6名。高中以上贫困学生6户7名。


党员概况。全村共有党员34名,其中按党员各种类别划分:女党员6名,男党员28名;退伍军人党员3名,非退伍军人党员31名;60岁以上党员10名, 60岁以下党员24名;贫困党员6名,脱贫党员28名;残疾党员2名,非残疾党员32名。


寻找致贫,分析原因。


——共性问题:


其一,农业生产条件滞后。全村没有修通机耕道;“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后备资源缺乏;土地分散,部分耕地甚至闲置,整体容积率不高,综合利用率低,功能潜力及集聚效应发挥不够;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灌溉水沟没有水泥硬化,水资源损耗浪费较多,水量可利用率低;灌溉方式单一,目前农业生产仅采用大水漫灌,水的利用系数偏低;气象低温阴雨,春季期间,早稻育秧等各种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林地面积少,除集体林地外,分配到户的林地,户均面积不足10亩。


其二,资源没有合理利用,百姓抱着“金饭碗”,却仍然没有脱贫致富。


一是土地资源没有发挥其真正用途,集体生态水塘30余亩的集约面积闲置,避暑垂钓、水上飘浮、水塘风光、水塘荷花等极具发展潜力产业根本没有萌芽,水资源、水产品等没有转化成商品。二是林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没有盘好盘活,尚未开发避暑山庄、避暑农庄、避暑农家乐等,避暑胜地虽“环境优美、生态一流”,却仍然没有生成为“最宜避暑、最宜颐养、最宜人居”的旅游目的地。四是历史文化没有流入旅游市场。古民居、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祠堂、服饰、银饰等原封不动,资源没有转变成资产和旅游产品。五是特色产品没有合理开发。生态养鱼业、生态养殖业、生态种植业等仍然处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


其三,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一是贫困户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较多,全村贫困户72户214人中60岁以上人口,达130多人。二是文化素质低,就业能力弱。三是季节性流动转移多,常年性、稳定性转移少;竞争意识、生存能力差,本地转移多,跨地域流动少;技能低、收入低,流动性大的劳动力输出多,技术工种和就业稳定的劳动力少;自发性、盲目性转移多,组织、引导输出的劳动力少。


其四,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登杠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户均林地面积不足10亩,在这种状况下,决定了它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形成专业生产和一定的商品量,星星点灯式的种植模式,难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大批量的农副产品,造成农户缺乏走向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土地分散,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投入,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报酬率低,农民增收困难。


其五,市场意识落后。一方面,许多农民虽然改变了相对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他们对土地,对农业及农村仍然有较深的依赖心,对市场总有害怕感;另一方面,市场意识盲从,在农副产品走向市场或劳动力商品化方面,许多农民都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劳动力接受培训少,从事某种生产等方面容易一哄而上,外出务工盲目流动。再次,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农民传统的安土意识,这种安土的封闭思维和意识,使农民的思想保守,眼界狭窄,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慢。 


——个性因素:


其一,缺乏劳力。缺劳力,大多属两种情形:一种是五保、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另一种是因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家里无人种地。多数老年人均体弱多病,他们除了种植“近肥”土地糊口外,“远瘦”地块无偿送给别人耕种,种植东西只够自己吃,没有剩余农副产品外卖挣钱。


其二,子女入学及因残因病等所致。贫困户因伤因残因病有6户。高中以上学生贫困户有6户7人。


其三,耕地面积少。部分农户耕地资源稀缺尤为突出。有的一家6口,只有1.5亩田、1亩多旱地和2-3亩林地。这部分农户如果不外出务工,或者就近就地劳动就业创业,自给自足均有困难。


扶贫战略,对症下药。


——遵循原则:


生态旅游。以“生态立村”为发展主基调,以农业、旅游为两大支柱产业,建设“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乡村旅馆,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调整、文化围绕旅游挖掘、乡村围绕旅游建设、项目围绕旅游实施”的建设理念,积极融入和依托肇兴景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力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注重民生。围绕水、电、路、讯、房、寨等,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扶持以及贫困人口的就业对接,做到稳定脱贫。


精准识别。实行建档立卡制度,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扶贫不扶懒,铲除“等、靠、要”思想。


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建卡和动态管理。


资助救助。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分类施策。实施特困群体扶贫和党建行动扶贫项目;因户施策,实行差异化帮扶。


——主要扶贫战略:


其一,旅游扶贫。围绕宗教信仰,开发“美人堂”。美人堂是一个小祠堂,系全村人民求子、求福、求财、求平安的场所。祠堂与风水有一定的关系,但又别开生面,与众不同,它的选址并不“藏风聚气”,更没有“龙虎”左右护卫,重在接山川灵气,纳四方景气,远离喧嚣。它高瞻远瞩,海阔天空,与堂安侗寨、堂安梯田、厦格侗寨等景致景点,相对而立,极利于摄影和艺术创作;空气新鲜,“三伏”无暑气,为天然的避暑胜地。适宜开发避暑农家乐,野炊烧烤、生态教育和篝火晚会等活动。


围绕水塘打造文化长廊。登杠村,寨子三面环塘,后面是大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海拔达1300米,左侧梯田叠叠,右边菜园漫漫。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出寨的路口均建有寨门。寨内有一座鼓楼和一座萨坛。寨子拥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全村交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缓慢,与外界交流有限,整个寨子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风貌,因此,登杠村水塘是一个集“文化主题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交流、展览博览、旅游休闲、旅游垂钓、旅游体验”于一身的旅游水域公园。


水塘公园,依其广袤的自然森林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森林生态康养产业,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生态康养资源丰富。一是水塘风光与山地林园相映成景,并拥有杜娟植物群落、山苍子群落、野胡椒群落等,是生态的“天香谷”,所有古树名木,极具历史价值、保护价值、科研价值,是开展科学考察、修学旅游的宝地。二是构成“动植物基因库”。园内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木等森林植物,是天然的生态示范区。三是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与空气质量绝佳。整个公园,通风自然,气候凉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良超常,形成“一座庞大的天然氧吧”。


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公园四周民居自然分布,鼓楼衬托,风雨桥掩映,梯田镶嵌,菜园烂漫,民俗民风、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其二,传统特色产业。做好订单服务,提高传统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开发生态养猪、养鱼业,制作腌鱼、腌肉本地传统特色产品,以实现农产品向商品迈进,以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三,脱毒马铃薯产业。一是该村常年雾罩,耕地呈梯状分布,排涝抗旱系统完备;二是该村海拔较高,低温期较长,马铃薯种植适温较其它地方晚一个月,生理收薯也随即延迟一个月,天然形成错季上市,产品销路畅通,价格稳定。三是肇兴侗寨等旅游村寨,人口流动量较大,餐饮业较发达,每天蔬菜消耗量包括马铃薯在内达20吨以上,且客源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员喜好马铃薯。脱毒马铃薯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广阔。


其四,禾糯米业。登杠村“香禾糯”是当地侗族地区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种,其蛋白质和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糯食长置不馊,不仅能酿美酒,还能用以腌制鱼肉等,市场前景可观。开发香禾糯产业,做好文化包装和米业精深加工,是增加高山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其五,发展特色养殖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零星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以订单式与农户直接签订收购协议,带动当地生态养猪、牛、羊等养殖业以及家兔养殖与竹鼠养殖等。


其六,党建扶贫。围绕示范抓党建,围绕党建促脱贫。倡导“支部多行”,推动党组织全覆盖,以“新领域、新组织、新群体”为重点,以“带头人,坚强支部、发展村里、满意群众”为工作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工作方法和民生导向”为突破口,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各方面发展。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创建一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创业带富示范服务基地,创办种植、养殖、服务等项目,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其七,交通扶贫。一是当前,登杠村基础交通不仅覆盖面小,制约农业林业等发展,而且路面过窄、路基质量不高、对外联系通道衔接不畅、运输服务等问题较突出,宜统筹“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推动“路、站、运”一体化发展。二是在绿色发展上,采取覆盖面广、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通村公路、机耕道抓紧开通修通,提高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在共享发展上,推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人口全覆盖,改善贫困群众基本出行、基本生产、基本生活条件。四是提升交通枢纽功能,集中力量建设“幸福小康路”,为全村及贫困群众开通硬化路。五是创新发展“特色致富路”,抓好全村的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促进全村和贫困群众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发展。六是着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在货运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发展多途径、多模式的农村货运及物流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线上线下、店商电商融合发展。


其八,依托电商服务中心,为贫困群众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建立网店服务体系,成立镇电商服务站,配备一定数量工作人员和电脑用于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村级服务点及其功能,镇服务中心组建专门线上运营团队,主推本镇各村特色优势农产品,为贫困群众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


其九,整合资源,开发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园。


规划定位。以深度开发传统特色产品为支撑,充分发挥生态避暑旅游观光优势,构筑生态养生基地。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唱响“中国肇兴登杠”生态之旅品牌,形成肇兴精品高山生态旅游示范区。 


性质定位。立足于生态保护,以民居风貌为载体,以侗族文化为特色,建成集观光旅游、摄影创意、新农业、民俗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山地旅游园区。


功能定位。一是生态观光功能:主要利用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作物风貌及园区农业种植等作业场景,供游客参观赏玩。二是科普教育功能:主要将农业生产栽培技术知识等利用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形象地展示给游客,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产品展示。三是休闲康体功能:利用农业庄园的山地康体区和休闲区部分空间,将农业旅游与户外康体相结合,游客可以参与农事劳作、种植认养绿树,野营、漫步,泡天然氧吧等,达到放松心身的目的。


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根据不同的受教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及时掌握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全面排查各类生态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庄园开发类型。一是庄园度假游,通过产权山庄设施的建设和市场形象推广,结合农业休闲体验和生态度假两种功能开发。二是庄园写意艺术游,与旅游设施建设相配套,建立庄园艺术创作营,设计艺术展廊,策划艺术节庆活动。三是庄园农业认知游,利用活态农业博物馆,依托农业,解说农业经验和生产技术等。四是庄园农业生活体验游,通过风貌整治、鼓励居民开设家庭客栈,对社区进行旅游培训,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中去。


扶贫机制,面面落实。


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培育社会扶贫主体,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贫困户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促进扶贫事业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请求建议,条理明细。


一是围绕整村推进,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着力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救济、救助;二是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请求上级部门派员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内容时间:2016-04-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