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赫章:安乐溪的安乐梦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马一鸣
索引号HZGOV-00A04-2017-00024生成日期发布日期2017-03-06
文件编号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赫章县政府办公室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是否有效公开程序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赫章县安乐溪乡大茶村,养牛大户林科永正在喂养西门达尔牛。 (韩贤普 摄)

这个春天,安乐溪的群众特别忙。

瓦窑村的300亩冬笋才种完没几天,平顶村的200亩半夏就开始轰轰烈烈的下地了;大茶村的43头能繁母牛准备产崽,平顶村的300只黑山羊安心养膘……

3月1日,记者走进赫章县安乐溪乡的村村寨寨,看到的是一幅繁忙的春耕景象。

冬笋追逐绿富美

文洋芬说,她家有五六亩地,全部种上了冬笋,是村里种得最多的人家之一。

今年62岁的文洋芬,是安乐溪乡瓦窑村人。丈夫在附近的水电站里发电,儿子在外面做工程,儿媳带着两个孙子在县城读书。她一个人在家料理五六亩地,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把儿子儿媳叫回来帮忙。“这次种冬笋,就是把他们叫回来种的。”文洋芬说。

安乐溪乡山高坡陡, “三沟六面坡” 的地貌,让全乡仍有9050亩25°以上坡耕地没有退耕。想到过去山上随处可见的竹林,安乐溪乡决定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种植冬天出笋的竹子,走生态扶贫的路子。

随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安乐溪乡特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群众达成了协议:采取公司提供苗木、薄膜和种植技术指导,群众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在耕地内套种冬笋,按群众70%、公司20%、村党支部10%的利润分成的模式,在全乡种植冬笋12000亩。目前,全乡已种植了冬笋6000亩。

“肯定是好的东西政府才动员大家种。”当记者问怎么放心把地全种上冬笋时,文洋芬反问,“怎么种有人教,种了有人收,怎么不放心呢?”

半夏收入超打工

过完春节后,平顶村42岁的文兴荣决定不再出去打工了。原因有两个,一是现在打工挣钱越来越难,二是今年乡里动员大家把土地腾出来种半夏。

乡村干部帮文兴荣算了笔账:湿半夏保底15元每斤,每亩按1000斤算就是15000元,除去各种投入6100元,纯收入8900元。

“我们与合作社合作,按六四分成,每亩收入5340元。合作社的四成中,85%归贫困户,每亩还可分得3026元。自己是贫困户,每亩可收入8366元,”文兴荣把种半夏的账算得清清楚楚:自家种4亩半夏,至少收入3万元,“出门打工一年根本挣不了那么多钱回家,在家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哪个还出去打工?”

据介绍,安乐溪乡2017年出列的276户贫困户,按这种模式种植了1000亩半夏,户均可增收10900余元。

现在的安乐溪乡,由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重新回到了家乡。

采访中,记者发现,过去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大多是因为土地的产出无法满足生存发展的需求。而当我们的产业发展起来,农业产出基本与外出务工持平甚至更高的时候,返乡就成为了必然。

“牛人”成于互助金

20个牛圈一字排开,20头西门达尔牛从圈里伸出头来,从容地吃着面前的饲草,就连主人林科永伸手抚摸它的头也浑然不顾。

这20头牛,是林科永和弟弟林科伟、父亲林登朝共同拥有的“家产”。为了养殖这批牛,父子三人从银行贷了10.5万元的款,还得到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互助金。

产业发展互助金,是整合扶贫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一种方式,由各村自行管理,以贫困群众为对象。2016年以来,安乐溪乡共发放产业发展互助金240万元,惠及贫困群众257户,林科永就是其中之一。两年来,20头牛每年可为他家带来8万余元的收入,父子三人的“牛人牛事”在当地一度传为佳话。

安乐溪人说,他们就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实现自己安居乐业的梦想。

内容时间:2017-03-0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