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岑巩县“小财政”推进教育大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8  编辑:wubo

岑巩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通过财政投入,办好一件件牵动人心的教育实事,让每一个孩子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将教育大扶贫推向新高潮。


教育建设风生水起


岑巩,古名思州,文明早孕,自古就有学堂;但由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一直很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历经两次“危房改造”的阵痛后,上万名师生解除了危房威胁,结束了全县学校在古庙宇、老祠堂及破旧砖木房里上课的历史。随后通过“义教工程”,迎来了岑巩教育的春天。


去年来,岑巩县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让岑巩教育迈向了快车道。认真抓好县职业中学成为全省“百校大战”前50所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教育“9+3”计划实施进程,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县政府划拨410亩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用地,总建筑面积50878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14286万元。目前教学楼、实训楼、学生食堂、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全部完工。在学前教育建设方面,该县在全省提前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建成村级幼儿园50余所。注重城区学校建设,修建了县第二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完成岑巩县第三中学建设,今年9月已顺利开学。


该县扩大教育投资、融资、捐资渠道,压缩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经费的5%用于教育建设。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0161.6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教育“9+3”计划、“4+2”工程、学前教育突破工程等建设,共新增校舍面积119761平方米,教辅用房、学生食堂、宿舍、浴室等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还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60套、面积7700平方米,龙田中学、天马中学、凯本中学,岑巩中学、职业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龙田小学教师公租房,已全部完工。


“高薪”引进教育人才


为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教师紧缺人才,岑巩县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制定《岑巩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通过实施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名师培养工程、加强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等项目,在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逐步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重点破解教师队伍补充、培养培训、生活待遇、编制管理、交流轮岗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为了强化管理,还出台《岑巩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教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规范教师工作调动秩序,教师队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2011年至今该县共招聘特岗计划教师306人,评定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78人,优秀教师361人,省、州优秀教师23人,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均衡,充实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同时,该县从财政拿出300万元,为岑巩一中引进校长1名,211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38名,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到8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费和每月1500元到500元不等的人才津贴补贴。通过引进人才,提高了师资整体水平,为寒门学子跳出“农门”奠定基础。


教育扶贫惠及民生


今年来,为加大对新升大学生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圆梦,该县扶贫、工会、团委、卫计等部门加强协作,广泛宣传,加大对新升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共筹集助学金100余万元,资助150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每名学生将获得1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公益助学金,解决了这些贫困家庭因教育返贫问题。


同时,该县把遍访贫困村贫困户与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联系群众、定点挂帮、教育帮扶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教育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全面准确掌握贫困户教育返贫的基本情况,明确了“5321”帮扶模式,每位县级领导干部遍访3个村9个农户,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贫困村68个、涉及教育贫困户850余户,座谈、走访群众9200余人次,收集各类问题1100余个,解决农村教育实际问题330余个。


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惠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去年,该县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742.4万元、受益学生12594人;发放春季普通高中助学金104.1万元、受益学生1388人;发放春季中职助学金39.75万元、受益学生530人;实施“营养计划”学校90所,下达资金1301万元,受益学生23536人。


四年来,全县通过多项扶贫措施,共减少贫困人口6.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今年可减少贫困人口1.7万人,其中脱贫涉及教育贫困人口占近七成。


内容时间:2015-11-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