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广西忻城县:桑蚕产业扶贫铺就富民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4  编辑:李琳

桑园面积发展到20.9万亩,农民人均蚕茧收入达到1538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桑蚕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从种桑养蚕到缫丝加工,再到循环利用的食用菌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具备了!”10月17日,县委书记谢大研说,忻城作为地处大石山区的贫困县,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快速增长,得益于产业扶贫思路——示范引路、龙头带动、信贷支持。

去年,古蓬镇枝林村蓝建民夫妇被隆光村千亩连片的示范桑园以及附近村民富足生活吸引,种了半辈子玉米和黄豆的夫妇俩狠了狠心“改行”!妻子前往亲戚家学养蚕,丈夫则直奔镇政府联系要桑苗。今年开春,他们种了2亩桑树,目前已卖了8批蚕茧。问及收入情况时,夫妇俩说:“早两年种桑,我们就有楼房住了。”

近年来,忻城县在北更乡的犀牙、红渡镇的矮山、城关镇的隆光等村屯分别建立的3000亩标准化示范园区发挥了巨大作用,带动一批又一批农民种桑养蚕。去年,该县又分别建立了1000多亩种苗供应基地、省力化养蚕示范基地、抗青枯病示范基地,还建设小蚕共育室示范点110家,推广方格蔟520万片。北更乡韦永先养蚕5年,所有土地全部种桑。望着白白胖胖的蚕宝宝,韦永先感慨地说:“政府做好示范引导,农民才能放开胆子大干。”

而政府示范引路的勇气源于引进了龙头企业。为实现桑蚕业产业链延伸,提高桑蚕附加值,忻城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4家规模以上蚕丝制品深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干茧3000吨,带动丝棉被生产企业12家。去年,还引进了广西村姑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桑杆食用菌加工项目。多家企业的成功引进,不仅解决了当地蚕茧的销路问题,还使桑杆得到了综合利用,为农民稳定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产业要发展,资金是保障。”该县县长李朝晖介绍,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过程中,忻城共协调银行、信用社发放到户贴息扶贫贷款本金3000万元,贴息资金150万元,解决了6000多户群众在桑蚕产业中资金投入困难问题。此外,金融部门还向缫丝龙头企业发放贷款本金700万元,贴息资金21万元。


内容时间:2011-10-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