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广西金秀:“世界瑶都”展风情 乡村旅游促脱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3  编辑:崔月

今年8月,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岭村当了十多年村支书的蒋桂合卸任了。“在前年精准识别工作中,我被列为贫困户,继续当村支书有些惭愧。现在想专心搞产业,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他说。

  去年,蒋桂合将自家废弃的老房子租给了生态民宿项目“瑶天下”,一租就是30年。第一年就有800元租金,往后租金还会上涨。除此之外,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他还开起了“瑶源”便民综合店,销售生活用品、瑶山农特产。“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变好了。在十一黄金周,店里每天的纯利润能有150元。”蒋桂合说。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这里有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全国瑶族支系最多、瑶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县份,有“世界瑶都”的美誉。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生态优势、民族优势、文化优势,打造全域旅游特色品牌。目前,该县已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为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金秀县共整合财政资金16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额6000多万元,投入民宿建设。仅半年多时间,4个乡镇的民宿旅游景点便纷纷建成并营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民宿客房250间、床位500张。

  金秀县六巷乡大岭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总居民户数110户39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贫困人口总数130人,贫困发生率为33.16%。2016年,大岭村被列为全区55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之一,是来宾市旅游扶贫开发重点示范村。

  大岭村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瑶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广西上宾旅游文化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开发民宿旅游业,对旧瑶寨进行改造。农户将闲置的房屋、资源作为资产出租,由专业经营公司统一包装、实行统一策划设计、统一经营,每年都能收取租金。

  除了大力发展民宿旅游项目,金秀县还结合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向市场推出阿古节、“三月三”采茶节、杜鹃花节等11个不同主题的品牌节庆活动,形成“季季有活动、镇乡有特色、县域有品牌”的节庆活动格局,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金秀县六段村村民汪云玉去年刚大学毕业,之前在北京工作,返乡后从事茶叶销售,已于去年脱贫。六段村全村种茶面积2800亩,人均2.4亩,当地“茶+旅”的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会让游客体验采茶、制茶,还会在节庆日摆百家宴。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能有一两千元收入。”她说。

  金秀瑶族自治县县长兰向东介绍,通过“亦旅亦农”“景区帮扶”“公司帮扶”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金秀全面推进贫困村的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同时,鼓励群众将特色种养业、特色餐饮、瑶医药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既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又丰富了特色旅游产品,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

  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54.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6.1亿元。今年1-10月,全县接待旅游人数352.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8.8亿元。

  在旅游扶贫成效方面,2016年全县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农庄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人次的18.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0元,同比增长8.2%。全年通过旅游扶贫,实现300户989人脱贫。


内容时间:2017-12-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