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宿州秀美乡村入画来——泗县美好乡村建设纪实
作者:马远征 王梦迪   发布时间:2015-07-28  编辑:jiangshan

今年以来,泗县始终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提升农村产业支撑、基础承载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美好乡村孕育“农家新生活”

车子刚驶进大路口乡河平村,记者就被眼前整齐有序,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别墅式民居所吸引。沿宽阔的水泥路走进村民新居,太阳能路灯、新式垃圾桶和雨污分离排水系统处处洋溢着都市气息,不远处的农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在健身器材上游乐。正是因为美好乡村建设,使得这个原本偏僻的小村庄发生了美丽“蝶变”。

“以前,村里最多就是破旧的瓦屋,谁家能盖上两层楼?美好乡村建设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两层楼,村里也铺上了水泥路,到卖山芋的时候,也不愁运不出去了。”村民卢书龙说,“这日子和城里人没啥差别,能不幸福吗?”

这种幸福同样属于泗县千千万万住进楼房、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农民。

在美好乡村建设上,泗县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配套紧跟,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安全饮水、村庄道路、危房改造、电力通讯、绿化亮化、沟塘清淤等方面工作,让群众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

据悉,在建设完成2013年全县首批6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2014年又实施推进7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7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已全部完成,财政专项资金全部到位,整合项目资金1.3亿元,全县7个示范村各项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泗县镇村面貌正在焕然一新。

新型乡村工业实现农民“新梦想”

在泗县长沟镇新型乡村工业园,与周围一片片玉米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排排格外醒目的标准化厂房。在这里,被土地束缚了几千年的农民纷纷“洗脚上岸”,成为了职业农民。走进一家名叫新盛时装的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数百名员工正在机器前进行缝制、裁剪等作业。

“以前,我和俺对象都要去外地打工,常年在外,照顾不了家。现在,俺两口子都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做工务农两不误,还能照顾家。”一位姓刘的女工笑着说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园区内的不少员工或是夫妻档、或是父子、兄妹关系,他们结伴上班,也早就把工厂当成了家。

泗县长沟镇从2008年就以返乡创业农民为主体,立足农村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这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也解决了农活无人干、老幼无人照料的问题,同时也改善了农村治安环境,成为了美好乡村的“新动力”。

为了让新型工业化发展脚轻步疾,泗县还创造性地设立农民创业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有志人士自主创业,让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有事做,让农民“站得住、留得下”。

据了解,近年来,泗县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型、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泗城、长沟、大庄、黄圩、刘圩、草沟、屏山等9个乡村工业园建设。目前,9个乡村工业园区已吸引近200户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企业近60户。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拔“穷根”

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拔掉“穷根”,泗县在全面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各项决策部署的同时,加大贫困村到户扶持力度,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009年的时候,县扶贫办利用小额贷款为我们村扶植了大棚草莓300亩,并帮助注册了“蜜恋”牌商标,为‘小草莓’带来了商品农业发展的新活力。现在,我们村大棚草莓种植面积已远远超过300余亩。正是由于当时县扶贫办送来了‘及时雨’,才有现在我们村的富裕。”墩集镇石梁河大学生村官李晓光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泗县扶贫办按照“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巩固一个村、提高一个村、致富一个村”的目标要求,结合年度扶贫工作目标任务,认真编制,计划在9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组织申报财政扶贫项目19个。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今年,在全县择优筛选了4家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该县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向省办申报项目支持,以帮扶带动2000户贫困户发展山芋、蔬菜、草莓、养猪、养鸡等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在建档立卡方面,全县各乡镇已完成了贫困户、贫困村识别任务,乡村两级公示已结束。在定点帮扶方面,省直10家定点帮扶单位支持泗县项目共计24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约9000万元。

泗县扶贫办负责人宫海涛介绍,扶贫工作中,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泗县将继续突出开发重点,着力培育特色经济,强化扶贫工作“立足三农、综合服务”的职能作用,早日拔掉“穷根”。


内容时间:2014-07-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