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这个县扶贫获好评:干部自带食材亲自为贫困户做饭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编辑:崔月

“打扫一下庭院/清理一下房间/共同到灶前做一顿家常饭/坐在矮凳上/聊聊生活的柴米油盐……”这是一名安徽省砀山县扶贫干部所作的一首诗,是砀山组织全县扶贫干部在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脱贫攻坚“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专项整治活动的一个缩影。(宿州扶贫)

  最近,安徽省砀山县组织全体扶贫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五净一规范”与贫困户共吃一顿饭活动,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普通扶贫干部,均深入贫困户家中,自带食材,亲自为贫困户做饭,在贫困户家中吃一顿家常饭,与贫困户深入交流,倾听群众心声,详细了解贫困户需求,用踏实行动认真开展帮扶活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此举受到广大贫困户以及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顿饭是“纽带”。一顿饭看似寻常,但是这顿饭的意义不同。这顿饭是增进扶贫干部与困难群众之间联络的纽带。为贫困户做一顿饭,弯下的是身子,收到的是信任与支持,体现了扶贫干部与困难群众之间最温暖的亲情关系。每一位扶贫干部都应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家人,当家人遇到了困难,应竭尽全力去帮助,主动担当,把贫困户的诉求当成第一要务,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贫困户需要扶贫干部与之心连心,脱贫攻坚的路上更需要这种心贴心的关怀。

  一顿饭是“作为”。砀山组织全县扶贫干部为贫困户做一顿饭,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通过这件小事,体现的却是扶贫干部的一种主动担当作为,一种真挚的情感。这顿饭是连心饭,是促进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一顿饭也是“调研”。为贫困户做一顿饭,必然要深入贫困户家中,看到真实的情况所在,这是最切合实际的调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扶贫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为贫困户清洁厨房,与贫困群众一起在厨房里做饭,做贫困户喜欢吃的饭菜,在饭桌上与贫困群众一起吃饭,营造了温馨的帮扶氛围。在这顿饭的过程中,扶贫干部必然会发现贫困户的真实问题所在,为实施精准脱贫找准问题方向。脱贫攻坚重在扶真贫、脱真贫,相信这种有效的调研方式,必然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开展。

  一顿饭,拉近的是距离,体现的是担当,传递的是温暖。脱贫攻坚的路上需要“一顿饭”。相信,所有的扶贫干部都能倾力付诸脱贫工作,努力在增进干群联络上、抓住根本问题上、力行精准扶贫上做文章,促进扶贫工作精准开展。只要每位扶贫干部心中有群众,眼里有愿景,脚下有沃土,奋进有动力,脱贫攻坚战一定会获得全胜。


内容时间:2018-07-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