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砀山电商发展迎来明媚春天 古老的县城焕发青春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09  编辑:jiangshan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大潮中,砀山县涌现出一批迅速发展的农村电商典型,他们年轻、勇敢,有激情、有闯劲,依托当地农产品,根据电商销售模式,通过网上代买代卖、网上缴费、农村创业等,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成功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农业”的创业之路。在促进农业实现特色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开辟了更大空间。2013年,砀山县被商务部纳入国家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2015年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的崛起,使这座古老的县城又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赶上好时代、好政策

“90后”女孩一年售出水果罐头1.5亿元

砀山土生土长的“90后”女孩姬冰纯于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找到了一份工作。在2014年“十一”长假即将结束,准备从老家返程时,母亲为她准备了几箱水果罐头作为特产带给同事和朋友们尝尝。为了兼顾到远在青岛的每一位同事和朋友,她习惯性地在微信上发了个朋友圈。

没想到的是,微信发出后,她的手机响个不停。那次,除了送出去的,还一下子卖出去几十箱。“既然家乡的水果罐头这么受欢迎,何不把好的东西给更多人分享呢?”她萌生了将砀山特产推销出去的念头。

心动不如行动,回到青岛后,她便在微信上开始试销,很快便迎来了一批回头客和新客户。就这样,到了年底,她毅然辞掉了在青岛的工作,回乡创业,通过电商把家乡的水果罐头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5年初,她成功申请注册了“桃如意”品牌和意顺电商公司,在全国各地发展代理商。每个区域设一个总代理,每个总代理培养一个销售团队,目前,公司已发展了上千人的销售团队。仅2015年一年,她在网上的销售额就达到了近1.5亿元。

近几年,像姬冰纯一样,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纷纷返乡,进军“互联网+农业”,实现致富,奉献家乡。以往,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砀山黄桃只能卖到几毛钱一斤,而在网上能卖到好几块钱一斤,砀山酥梨的价格更是卖到了七块多钱一斤;一箱出厂价几十元的黄桃罐头,通过电商网上销售,最高能卖到150元……砀山的农特产品真正得以物有所值。

“借助电子商务的东风,引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电商发展的队伍中来,逐步形成‘卖全国’的网上格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砀山县政府副县长李建礼告诉记者,为节省物流成本,支持本地电商发展,砀山县建立了2.1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该园一期已开放,建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园、农特产展销中心等,已入驻58家企业。同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电商发展。产业园还对所有入驻企业提供为期两年的“三免政策”,即免房租、免税收、免费培训,更激发了年轻人创业干事的热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80后”残疾人乘电商东风实现创业

“有—志—者—事—竟—成。”远在江浙沪的客户可能并不知道网购的砀山农特产品,竟是这样一位身患残疾的年轻人所售。“80后”青年阚伟力家住砀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附近的阚油坊村,因十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行动不便,说话不清。

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就在去年11月份,砀山县在16个镇(园区)免费举办电子商务基础班,

在电商产业园免费举办电商提高班和实操班。“电商创业门槛低,别人能做好,我也一样可以。”阚伟力积极参加培训,珍惜每一节课,认真记笔记。听说几十公里外的乡镇上有培训,他也会一分钟不耽搁地骑上电动三轮车前往学习,前前后后共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大大小小60多场电商培训课。

“大胆放心干,只要你有订单,进货、包装、发货的活儿我来帮你做。”说这话的是安徽亿度电商公司董事长绳惠展,他们相识于培训课上,绳惠展表示,他被阚伟力认真学习的态度打动了。如今,他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培训结束后,产业园支持阚伟力一台电脑,加上好朋友的相助,他已开起了淘宝店。现在,他平均每天能接到四五个订单,日销售额约为四五百块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副县长李建礼表示,针对残疾人、贫困户,砀山县加大了电商培训力度。针对贫困户,还建档立卡,对于不适合创业也不适合就业的贫困户,政府采取兜底政策;针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采取免费培训的方式,鼓励他们把握电商发展契机,引导其创业或就业,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目前全县共培训16000人次以上,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品牌及优秀电商创业青年,评出6名电商“创业之星”。

打造砀山自己的“淘宝网”

“70后”大叔争当电商支农排头兵

春节前,砀山梨都商城网创始人许景利通过微信群了解到砀山县赵屯镇有400多万斤的苹果库存,果农们心急如焚。热心的他马上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梨都商城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广泛传播此消息。很快,便接到了很多有意向的客户电话,为果农卖苹果打开了销路。

敢想才能敢做。有10余年保险工作经历的许景利,自2006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家乡电商的迅猛发展势头,他觅到了商机。“马云能成功做个电商平台,我也能做个面向砀山本地的电商平台。”说干就干,经过前期紧张筹建,2015年9月1日,梨都商城网正式上线运行。公司办公地有办公室、会议室、厨房组,员工们大多为“90后”青年,忙时,需要加班,同事们就买菜在公司做饭吃,既能减少公司开支,又培养了员工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梨都百姓提供专业的“线上+线下”销售与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品牌、实现电商产业升级。经过半年的努力,梨都商城网已入驻商户近2000家,上线商品达1万多件,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近6万人,带动和辐射各类产品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成为砀山本土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砀山人自己的淘宝网”。

2015年是砀山县电子商务大发展的一年,经统计,全县建设电商平台16个,开设网店、微店8000多家,建设镇、村电商进农村便民服务网点130个,全县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全年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农特产品销售2.6亿元,同比增长650%;黄桃罐头销售7.8亿元,同比增长243%。

着力打造6个电子商务示范镇、5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3000家网上电商,逐步形成“一镇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格局——看到梨都电商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将来美好的前景,40岁许景利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


内容时间:2016-03-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