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空壳村”播下脱贫种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编辑:jiangshan

在全面实施扶贫攻坚的战略背景下,昔日贫困的黄柏山区正在焕发勃勃生机,脱贫致富的种子已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繁茂。  

初冬的潜山,春意盎然。走进塔畈乡体元村,绿色的枝头,在深山上摇曳着。 

体元村村民江有根站在自家3亩水稻田里,查看着鳖苗长势情况。见到记者的到来,江有根乐呵呵地说:“去年,村里免费提供的550只鳖苗,让我一家赚了2万余元,这是我种地这么多年收入最多的一次。”  

一年前,江有根家庭年收入不足2000元,自己患有严重白内障,妻子体弱多病,儿女缺乏劳动技能,一家人天天为生活发愁,展不开笑脸。如今再次走进江有根家时,看见一家人穿戴整齐,面露笑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女主人指着庭院里装满木盆的老鳖说:“这是客户订购的老鳖,你看有多肥啊!”  

体元村位于潜山县黄柏山区的塔畈乡,这里长期被贫困的阴影笼罩着。“黄柏到塔畈,九十九道弯”一曲民谣唱出了80年代塔畈人的艰辛。体元村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县道与外界联系。  

塔畈乡副乡长刘小春说:“体元村靠山不能吃山,村内山场除了茶园桑园,其他的经济作物不多。人均占有水田、茶园不足3分,桑园只有5分。2014年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2000元的‘空壳村’,想干事而无能为力。”  

江有根稻鳖共生项目的成功,使其对脱贫的信心更足了,今年准备再规模发展,加上种植有机稻,预计收入有10万元。  

看到江有根稻鳖共生发了财,目前村民们纷纷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村委会也准备新建30亩的稻田养鳖基地,带动村民养殖、增收。  

面对每年只有2000元集体收入“空壳”现状,如何率先实现集体经济破题,又是对体元人智慧的一次考验。  

在体元村油树组,占地约3亩的光伏发电项目运转“欢快”,不断发电并联网送电。“晴天时,一天能发电720度。”该村党支部书记彭代高兴奋地告诉记者。  去年6月,体元村建起了全市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项目,7月15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光伏发电年收益6万元左右,实现了体元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彭代高说,项目总投资60万元,包括政府补贴10万元、财政帮扶10万元、银行贷款40万元。

如今,发电项目60%的收益作为还贷,40%的收益作为村集体收入。“光伏发电项目使用周期有25年,每年6万元收益,扣除60%的还贷资金,村集体纯增加2.4万元年收入。此外,等银行贷款还清后,光伏发电所有盈利将归村集体所有。”彭代高说。  

光伏发电不仅使体元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让该村的10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路。  

潜山县扶贫办主任周凤杨介绍说,2015年底,潜山县贫困人口已从近9万降至7.43万,脱贫1.5万人。体元村不光是产业脱贫,光伏扶贫,还有电商扶贫,更重要的是,创业孵化站成立,让这个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的“金蛋”。  

记者眼前的创业孵化站,外观与普通民宅无异。走进去,发现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司,电脑、办公桌、展示柜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驻村工作队队长凌先龙说,孵化站免费提供给村里的创业者使用,通过培育本地小微企业,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章改南在体元村有一个50亩的茶场,每年带动50户贫困户增收,他一直渴望把茶厂做大做强。去年9月,他递交申请后,成为第一个进入孵化站的创业者。“驻村工作队带着我到外面参观学习,还不定期接受电商培训,这增强了我把握山外商机的信心,我计划在两年内带动100个贫困户增收。”章改南说。  

孵化站只是体元村实施“输血工程”的一项。目前,体元村的275户贫困户都有脱贫路径,实现了“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  

为拓宽收入渠道,体元村还成立了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向村民提供发展基金。今年70岁的江有初家庭贫困,自己身体不好,大儿子患有严重心脏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花去费用近10余万元,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全家唯一的财产就是两头水牛。去年上半年,江有初向合作社借款1万元扩大养牛规模。目前,新牛棚已建,养殖了10头牛,今年脱贫有望。  

不仅是江有根,不仅是江有初。彭双来家因病致贫,已装上了10块光伏发电板、彭荷花家收入来源,种上了耐寒、高产的新品种茶树……


内容时间:2016-03-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