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职业转移     检索到  25326  条相关信息

进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流动不仅对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对其自身而言,职业流动还是他们利用市场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家庭财富的重要途径。

作者:江立华 出版时间:2019-11-01

本章将对职业类型和职业声望进行具体分析。尽管囿于数据,本章无法考察职业流动,但乡—城流动人口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或其他职业的转换,或城—城流动人口在现居地的工作可能都比原有工作更好,而这就是职业流动的表现。如“数据与方法”一章所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所问的是职业中类,编码从0到99,共代表78类职业。我们将单个类别的职业予以归类,得到六大职业类别...

作者:杨菊华 出版时间:2013-11-01

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

作者: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时间:2017-11-01

本文为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的有序转移机制,运用时空地理学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转移人口外出务工的时空路径,并在廓清农村转移人口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转移人口去向的基本思路。

作者:郑云 出版时间:2017-08-01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是山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这里虽说地广人稀,但真正的优势并不是粮食种植业,而是农林牧业综合发展。林牧业本身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很有限,大量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场所是依据农林牧矿等各业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加工业。这就需要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这种经济格局,劳动力要进行大幅度的职业转移。然而,目前最突出的...

作者:李澍卿 出版时间:1987-12-01

本文首先介绍了追高来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现状,其次介绍了其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最后介绍了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刘小珉 出版时间:2018-12-01

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不管是对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还是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自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全面推行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统一领导并精心组织实施。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加快医疗保险转移接续的步伐。...

作者:陈志光 出版时间:2022-11-01

本文对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的模式与机制,获得具体非农职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年轻的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的水平越高。在最年轻的农民子女队列中从事过非农职业的比例接近100%。从时期来看,职业非农化的水平在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并无显著变化,1980年代中期后才逐步上升。职业非农化有着特定的年龄模式,成年早期是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的高峰时期,...

作者:李丁 出版时间:2017-05-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