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尊严感     检索到  8079  条相关信息

人的权利和尊严是人权的“构成性多元”要素,后者为前者提供道德支撑,是更隐性的价值标准。当前中国民众对人权的认知尚欠缺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审视和相互理解。大部分民众具有人性尊严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尊严,但这种认识容易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一种人格评价。民众更倾向于认同每个人享有尊严意味着获得他应得的那份尊重,但这同时要求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并不断付出...

作者:周力 出版时间:2016-09-01

人权通常被定义为人类基于其固有尊严价值而享有的权利。这种人权与固有尊严之间的概念联系虽然流行,但毫无意义。它引发了关于什么赋予人权固有尊严的哲学争议,并分散了人权的核心功能,即对强权者特别是国家施加限制。为了回应该难题,我以最大限度服务人权目的的方式对人权与尊严进行概念重构,区分了“固有尊严”和“身份尊严”,并将人权与后者而非前者联系起来。首先,我认为人权表...

作者:劳拉·瓦伦蒂尼 何晓斌 出版时间:2018-12-01

人的尊严是当代国际社会和各国宪法文本中的重要命题,但基于规范形式的抽象化、思想资源的多元化和实证程度的差异化等因素,不同国家对其的认识并不一致,规范定位与实务运作也不尽相同。作为一个从道德哲学转化而来的宪法规范,自古希腊至康德以来的精神成长史是理解人的尊严之内涵与范畴的关键。通过对历史渊源的梳理,可以发现人的尊严经历了从秩序性向普遍性转化的古今之变;经由对德...

作者:王进文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文从大地伦理和环境伦理的视角,讨论农业伦理。这一视角的根本就在于将人类变成土地与环境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坚持万物有灵的思想,从而还土地以尊严

作者:田松 出版时间:2018-04-01

本文通过对现实中中国乡村教育实践的反思,提出了在乡村教育中,应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应以所处的社区为中心,传递的知识进可提升社区的知识与技能,退尚可立足于社区的生计,自食其力,过有尊严的生活。乡村的子弟从教育中获得尊严与意义,教育方可从乡村中得到认同,获得尊重;乡村也才能从教育中获得活力,维持尊严

作者:刘云杉 出版时间:2009-01-01

尊重自闭症人士的主体性,和固有尊严,尤为重要。

作者:蔡聪 出版时间:2018-02-01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首先,本文简单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需求产生的背景。其次,本文分别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质量,逝有尊严”四个角度,探讨了老年人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最后本文指出,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是重中之重,是我国农村空巢老人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需求,生有质量和逝有尊严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

作者:耿和荪 出版时间:2020-10-01

基于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调查”数据,本报告从安全感、尊严以及满足感三个维度来测量居民获得,同时对比分析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来河南省居民的获得感情况,调查发现:全省城市居民获得指数仍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年来,河南省社会治安指数和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社会治安和生态环境状况持续...

作者:樊红敏 刘乐英 张文玥 出版时间:2019-07-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