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国民众     检索到  43635  条相关信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空前力度铁腕反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重要依靠力量,系统考察人民群众关于腐败的认知、期待与评价极为重要。调查发现,我国民众对腐败内涵的认识较为宽泛和模糊,有将不属于腐败的行为“联想”为腐败的扩大化理解倾向。民众认为,我国腐败状况较为严重,以政治和行政领域为甚,“权力中间地带”的官员更易腐败,拜金...

作者:张永和 朱林方 刘耘芸 周力 严冬 尚海明 钟科 肖武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人的权利和尊严是人权的“构成性多元”要素,后者为前者提供道德支撑,是更隐性的价值标准。当前中国民众对人权的认知尚欠缺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审视和相互理解。大部分民众具有人性尊严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尊严,但这种认识容易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一种人格评价。民众更倾向于认同每个人享有尊严意味着获得他应得的那份尊重,但这同时要求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并不断付出...

作者:周力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核能是煤炭的重要替代能源,大力发展核能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作为一种国家积极推动的战略性新能源,核能的发展需获得民众支持,但基于民众对核能态度的公共政策研究还相对匮乏。我们通过对民众能源问题的政策倾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民众的核能接受度较高,对核能的安全性总体持乐观态度。相对于从国家层面看待核能发展,民众从环境和自身角度看待核能问题时的支持度会提高。进...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是民众对于能源知识与关心程度之研究,主要包括:一、前言;二、现况分析;三、资料说明;四、实证结果;五、结论。

作者:崔晓倩 陈盈岑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有关能源问题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有关民众对能源的认知、态度和政策倾向的文章少之又少。而已有的文献大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研究的问题有些散乱,不能提供系统的信息。现有调查文献主要集中在民众对新能源的认识和态度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二是核能(核能的分析见下一章)。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社会参与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公信力,以及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实践,对社区邻里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增强、社会的建设都有影响。如何引导和规范社会参与已成为中国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本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凯迪数据中心社会心态调查(CASS-Kdnet Social Mentality Survey 2017)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中国当前的...

作者:谭旭运 豆雪姣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传统慈善捐款研究往往将捐款行为视为研究终点,本文通过对CGSS 2013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环保捐款倚赖于将环保态度转变为环保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的环保绩效对环保捐款有挤出效应,“与周围人关系紧密”或“与大众保持一致”增加了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一影响会降低环保态度转变为环保行动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环保捐款的可能性。...

作者:张婧雯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城市交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兰州市的城市交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对兰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民对交通出行需求的增加,为兰州市的城市交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报告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城市交通建设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兰州民众对城市交通建设的认识和需求...

作者:张拓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