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我国的职业病形势极为严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我国身患职业病的人数累计达到70余万人,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职业病患者人数累计就超过了50万人。据统计,目前我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人群是在城市中小企业、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从事劳动的农民工。有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型矿山(私营)产...
因病因残在致贫原因中占比极高。对于基本脱离农业生产,以务工为主要生计模式的务工型农户而言,如果在务工中致病致残,特别是罹患各种职业病,不仅丧失劳动力,导致家庭收入来源枯竭,为治疗职业病及相关并发症的相关费用大幅增加,即便是曾经比较富裕的农户家庭,也可能沦入贫困边缘。根据调研目标,调研组在对调研县S县扶贫开发局开展访谈后,结合贫困发生率指标,分别选取了J镇XL...
本文从职业卫生总体状况、不同种类、不同行业职业病的发病特点等方面对我国职工职业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数据显示,2005~2018年职业病新发病例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6年新发病例首次突破3万人,2018年稍有下降,为23497人。职业病构成比以职业性尘肺病(含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中毒居前两位。职业危害仍以传统的职业性有...
职业伤害是现代工业化社会日益频发且难以根治的社会问题。面临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不断显现的新生风险以及尚未妥善解决的庞大的职业病群体,如何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工伤预防、康复与补偿相结合的工伤保障制度,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建立一个以工伤保险为主的工伤保障乃至职业伤害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流动者健康知识的获得差异明显,获得优生优育、营养健康方面的健康知识的比例较高,而慢性病、职业病以及精神障碍等健康知识的获得比例则相对较低。流动者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仍比较老旧,宣传栏、广播电视仍是流动人口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短信微信、网络咨询、讲座以及面对面咨询获取健康相关知识者所占的比例较小。流动人口健康知识的获得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职...
从国内看,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阔, 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增加, 煤炭结构调整、煤炭科技进步与创新、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都为煤炭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煤炭生产重心将继续西移, 煤炭行业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煤炭结构性过剩, 市场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煤炭开发强度大, 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煤炭市场化改革仍...
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政策背景。一方面,流动人口是传染病、职业病、生殖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的高风险人群,卫生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流动人口认识的演变以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发展,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政策从早期的“防范式管理”(偏重于传染病防控)转向为“提供服务与注重公平”,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覆盖流动人口的卫生...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