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原点     检索到  55302  条相关信息

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婚内究竟有无强奸——司法实践裁决不一,立法规定模糊不明,人民认识众说纷纭。其理论主要有婚内强奸“他罪说”、“两罪说”、“肯定说”。尤其是“肯定说”的诞生,体现在社会法治思想的进化过程中,对妇女不可侵犯的性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耦合权利义务说”成为婚内强奸立论的新原点,本文对该理论的基本理念、相关概念进...

作者:冀祥德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治理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国际合作中提出的,一般在全球治理领域使用。社会治理概念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社会治理概念虽新,但其实践源远流长,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强大社会合力是它的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价值和稳定是底线,保持社会秩序与活力是社会治理永恒不变的主题。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制度环境下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差异极大,治理工具和路径也有本质差异。本章从...

作者:曾红颖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在本章中,我们将从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层面,对从西方古典社会学到“后现代”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概念的各种观点做简要的梳理和理论批判,对西方社会概念在我国传播中的文脉承接及其启示做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费孝通教授在社会概念重建上的重要贡献进行理论挖掘和阐释。

作者:王雅林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轴心时代的先哲们设想的理想社会有两个维度: 一是人的幸福;二是社会和谐。此后经历三千余年,人类历史跨越了农耕时代,进入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时期,轴心时代的理想之光仍是现代国家、族群改造社会的目标。关于“人的幸福” 理想,本文介绍了东方文化的“乐与福”和西方文化的“善与德”。关于“社会和谐”理想,本文介绍了西方“和谐理论”和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本文还分别介绍了中...

作者:潘晓成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有文明史以来,人类对生活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走过了一个螺旋式的“圆圈”过程。古代先民们用生活同自然与社会现象“合一”的观念解释社会。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到了近代,在西方诞生了社会科学,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具有了科学理性形态,而西方社会科学建立的是工具理性,形成了现象与本质二分的社会研究范式,把生活排除在本质、永恒事物之外,从而造成了生活和社会的隔裂,...

作者:王雅林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从竞争的社会走向人的共生共在理念的确立,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就这场变革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而言,不仅凸显出社会治理体系的功能,而且也要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根本性的变革。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人类建立起了统治型政府;到了工业社会,人类建立起了管理型政府;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任务应当是建立起适应后工业社会治理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当前,在关于服务...

作者:张康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农业社会是封闭性的社会,这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上所采用的是依靠权力的治理;工业社会只能说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社会,从而决定了这一社会中的社会治理是以法治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法治是这个社会社会治理的最佳选择。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社会治理也应以合作治理的形式出现。合作治理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治理,也是唯一能够使人的共生共在...

作者:张康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2009年以来,课题组连续七年编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以下简称“指数”),评价中国企业年度的社会责任管理状况和社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辨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为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提供基准性参考。2016年,课题组继续沿用...

作者:黄群慧 钟宏武 张蒽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