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汉族年俗     检索到  48987  条相关信息

汉族“大年初一”是汉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从性别角度审视,“大年初一”所沿袭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在男尊女卑性别观念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时代已成为父系社会性别等级制度得以长期稳定、巩固的民俗根基。本文以笔者的家乡豫北乡村汉民聚居地为例进行考察,认为包括性别习俗在内的汉民族风俗习惯的变革将会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事业的发展。

作者:谢玉娥 XieYu-e 出版时间:2011-01-01

本文探讨了匈奴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及其体育发展的问题。研究认为,匈奴在发展过程中与汉族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在民族交流中进行了很多体育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具有积极意义。匈奴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生存环境和民族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并表现出鲜明的草原特性,以及形式初级、内容单一和尚武等特征。匈奴体育文化及其与汉族交融发展的方式对后世民族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

作者:黄聪 李金金 出版时间:2016-12-01

扬美古镇一带地区为多民族杂居地区。此一地区的世居民族,主要有壮族和汉族,另有部分瑶、苗、仫佬、侗、毛南等少数民族人口居住。作为一块汉族“飞地”,扬美古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加之其族群内部各姓人家的“来源”比较多样,当地的族群关系相对复杂。

作者:吕俊彪 出版时间:2018-06-01

边疆或边疆社会的问题实是个文化的问题。……欲求全国真正的团结,全国各地各人群真正的打成一片,我们必得有统一的文化,就是有同样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模式,这样全国族乃成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出版时间:2016-06-01
关键词:

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际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类型主要包括四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

作者:高文珺 出版时间:2014-08-01

本文利用“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转型期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维、汉民族的教育分层主要集中于高中升学阶段,初中升学率的净差异比较小。大学升学率上的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和阶层之间,民族不平等因政策因素基本消弭。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民族的教育不平等大部分是由民族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平衡、阶层结构(或家庭背景)差异所致,...

作者:马忠才 出版时间:2017-07-01

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族群孤岛”上的扬美人,一方面因在政治、经济上的“优越”地位而竭力保持汉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其风俗习惯又因受到自然环境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境况的存在,造就了扬美人一系列独特的“杂合”的生活习惯。但当地人同时也保持着传统汉族社会的一些节庆习俗和人生仪

作者:吕俊彪 出版时间:2018-06-01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天下观是历经战乱的古代中国人对国家类型的期盼。后经秦汉统一王朝的实践,最终上升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之本。以后中国人又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统一多于分裂的实践中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从天子到庶民的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受“大一统”天下观的影响,边疆统一、国家认同、以和为主便成为中国边疆观念的核心和边疆治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作者:徐黎丽 出版时间:2017-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