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幸福真谛     检索到  5301  条相关信息

新型城镇化的真谛是人的无差别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4-05-01

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人自身利益和幸福的最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是一体两面、并列并存的。“个人”是人的现实的存在形式。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幸福之路,思考生活的本质和幸福真谛。对于个体来说,造成幸福缺失的因素因人而异,但得到幸福的秘密,简而言之,就是要关心自己,成为一个阅读者、创造者、审美者。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06-01

本文介绍了有关幸福的箴言,每一或抽象或具体的哲思表述,都从某一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幸福这一论题的特定认知,隐含着实现幸福的某种真谛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06-01

幸福作为人主观上的满足和愉悦状态,其特性在于人最迫切需要与最深切愿望(正向意义上)的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在于人要努力生活得更好。幸福作为人的美好生活状态,其内涵全面而丰富,其要素广泛而众多。幸福追求应具有平衡性、丰富性、本质性,而自由就体现了幸福追求的本质核心和理想境界。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06-01

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探究,如同不息洪流在个体自我内心流过,在那里,人感觉、体验、沉思、评价、立志,形成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理解。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只有当人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什么才真正值得做时,才能体会到自我价值感,体会到深刻的幸福体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社会个体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中的一个根本人生议题。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06-01

新实学认为,“幸福生活”和“幸福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观。幸福社会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幸福社会的价值结构由现实的个人的身心健康、就业劳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生态平衡、自由发展六个因素逻辑地结合而成,现实的个人对幸福社会的价值追求具有阶段性和历史性。幸福与痛苦是一种辩证关系,人只有吃过苦,才能真正深刻理解和珍惜幸福。建设理想幸福社会的现实道...

作者:周树智 出版时间:2013-08-01

幸福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幸福是人们对生活境遇的满足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身心健康是生活幸福的第一要素。生活目标明确,凡事宽以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合理的膳食结构,积极锻炼身体,业余爱好广泛,塑造幽默乐观的性格,等等,是保持身心健康、打造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文军 出版时间:2013-08-01

本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是什么的阐述,其次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阐发,最后介绍了人的本质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06-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