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女性学时代性     检索到  26  条相关信息

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历程,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和比较了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典型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构建。同时,作者借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收集了国际农村社会工作学界大量的研究成果,因而本书在探索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经验的同时,体现出了前沿性、时代性和国际化视野。

作者:蒋国河 出版时间:2017-12-01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集刊,主要发表农村教育领域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本辑聚焦“农村教育:文化与社会”主题,由“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儿童观察”“基于实证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农村文化与社会适应分析”三个子议题构成,共收录主题论文8篇,系统回应了儿童如何在...

作者:邬志辉 李涛 李涛 出版时间:2021-12-01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集刊,主要发表农村教育领域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集刊初心和使命是聚焦农村教育理论前沿,探索农村教育田野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本辑聚焦“促进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主题,由“乡村学校与课堂教学”“县...

作者:邬志辉 李涛 出版时间:2023-04-01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集刊,主要发表农村教育领域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本集刊的初心和使命是聚焦农村教育理论前沿,探索农村教育田野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本辑主题是“以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由“学校与教学”“农村儿...

作者:邬志辉 李涛 出版时间:2024-01-01

本书以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以理想类型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区位、文化、生态、民族为要素来探讨云南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基于云南的独特资源禀赋,本书认为云南乡村振兴应充分彰显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文化性四重价值,发挥本土特色资源优势。在村落价值定位上,云南可以特色保护型村落、旅游养生型村落、国门形象型村落、红色教育型村落和郊区功能型村落为乡村振兴的实践类型,从而走...

作者:陶自祥 出版时间:2021-08-01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本书从转型期我国复杂而又多变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利益政治理论、西方利益政治理论和中国传统利益政治理论中有益要素为学理资源,以乡村社会主要矛盾中农民的需求和利益为逻辑起点,围绕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资本下乡”所带来的利益博弈场域展开讨论,考察农民利益表达行动的形成机理、运行规则与内在...

作者:付翠莲 出版时间:2022-12-01

本书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劳动力转移和农地利用效率的内涵入手,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分析框架。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流向发达地区的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过程。本书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其内涵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部门转移、地区转移、农户配置。部门转移指劳动力在工、农业部门间的配置;地区转移指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跨区域流向发达地区的...

作者:李明艳 出版时间:2012-09-01

博登海默曾指出:“如果一个纠纷根本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机体上就有可能产生溃烂的伤口。如果此纠纷是以不适当和不公平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机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又可能严重危及人们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本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些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本书运用法律人类学的研...

作者:张晓红 出版时间:2018-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