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历史视角     检索到  33979  条相关信息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跨时代的结构性变迁,这一变迁打破了城市和农村的隔绝,与以前的社会结构相比,此时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社会流动的机会。国家与市场的互动,形塑了农民工流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互构过程,也为农民工创业行为发展的社会时空拓展提供了契机。要真正理解农民工创业行为,就...

作者:黄建新 出版时间:2017-03-01

本书是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的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从历史视角重新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的论文集。此处所称的“从历史视角重新认识”主要是重新探讨20世纪以后(书中也收录了追溯至清代前期的论文)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关于这一尝试的意图,编著者在序章中列举了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与道格拉斯·诺斯的“路径依赖”等经济发展与其历史初期条件...

作者:加岛润 薛轶群 出版时间:2014-09-01
来源:《中国市场》发布时间:2022-06-29
关键字:中西方;福利观;历史;扶贫

历史社会学第三波的发展不仅包括方法论与时间性转向,也内含研究议题的变革。本文从其中一个重要议题——知识研究出发,来讨论这些议题如何体现历史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内核,并为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可能性。本文重点阐释了知识-权力装置的建构、多元行动者及其场域、知识生产时刻这三个知识研究的可能面向,并回顾了诸多西方学界近期作品来加以阐发。<

作者:郦菁 出版时间:2020-01-01

在前面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系统揭示乡镇企业的历史地位。我们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体制下扭曲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指出中国的特殊国情。进而通过一个模型刻画乡镇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中的双重作用。前面已对乡镇企业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论述较多,这里我们就重点阐述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分别指出乡镇企业在中国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及其不足。这样,我们就...

作者:谭庆刚 出版时间:2007-04-01

本文从历史视角介绍了套子湾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作者:李保平 出版时间:2020-10-01

神元帝力微之前的时期是拓跋部的传说时代。在本文中,通过对学界关于拓跋部传说时代历史研究的回顾,笔者有三点认识。其一,仅将目光集中在拓跋氏世系的真伪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从史源学的视角对其形成过程进行考察,同时也要从历史记忆的视角,对其形成、保存、流传和遗忘的社会情境进行考察。其二,关于拓跋部“南迁”的文献记载,是通过与书面化相关的口头传说而形成的,其与真实的历...

作者:尹波涛 出版时间:2018-12-01

社会保护,是为很多国际组织和学者所使用的新概念,是国际上关于民生保障的新的共识。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社会保护在其发展过程中,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变化的。农业社会有传统社会保护机制,工业社会有现代社会保护机制,后工业社会有后现代社会保护机制。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关节点上,社会保护机制必然要发生重大的改变。

作者:唐钧 出版时间:2016-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