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变革和完善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税制改革和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几个重要节点。2001年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管理逐步向财权与事权对等统一的方向发展,但社会...
本文首先回顾了2001年农村教育政策发展:“十五”时期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任务确定;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开始起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等。其次指出当前当前农村教育的基本特点:农村义务教育基础仍十分脆弱,尚待巩固;农村教育结构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面临着巨大的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农村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等。接着指出了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
农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有别于城市教育的环境的农村性、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地方性、教育结构的低重心多层次性、目标的多元性、发展的艰巨性等特点。其发展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致力于将“为农”与“离农”教育有机融合。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教育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农村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强大动力、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根本前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途径。乡村振兴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因素的合力推进,但最为根本的因素在于教育所培养的人。农村教育的振兴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
中国近代的重要教育学家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及梁漱溟均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陶行知提出乡村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而且还要培养自立、自治、自卫的农民。黄炎培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提倡先富后教。晏阳初认为,当时的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为“愚、贫、弱、私”,要彻底解决这四大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但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并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如何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梳理分析美国、日本、印度三个国家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农村教育的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发展农村教育,首先需要我们落实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需要国家制定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长期持续投入;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优化农村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促进农村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需要深化人们关于农村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完善乡村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农村教育...
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承担主要财政责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职业高中的转移支付要采取科学、量化的指标,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应给予专项转移支付。对需要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可提供教育券,让其自由选择到农村职业中学培训。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